第120章(第6/7页)
圣旨在各地迅速掀起了剧烈的反响。
其实秀女比较多的地方还是京城,其次便是盛京和北蒙,再就是北地离京城近一些的地方。
南地除了官宦人家,旗人很少,秀女就更少了。
但反对声音最响的便是京城以外的地方,弹劾改制的折子雪花一样从各地飞往京城。
他们不知道中秋宫宴上发生的事,因选秀制度一改,各地官员害怕担责者有,觉得不合规矩礼法者有,更甚者,觉得此事会影响秀女入宫博前程者也不在少数。
十一月里,入宫述职的官员多了,甚至好些官员都请求御书房觐见,想求皇上收回旨意。
索额图到底没忍住,暗地里在其中推波助澜了一番,即便阻拦不住皇上的旨意,给昭元贵妃添点堵也是好的。
觐见上谏言的大臣们多了,皇上但凡想起昭元贵妃一点坏处,以皇上的性子,定会冷落昭元贵妃。
但没过几日,胤礽就派人拦住了索额图这番无用功。
毓庆宫里,胤礽很坐得住,他知道皇上不会收回旨意,却也不急。
索额图让人准备的打油诗已经在民间传开了,连黄口小儿都能念上几句。
百姓们都知道这女子学堂不是什么好地方,是教女子不学好的。
不管任何时候,这女子学堂但凡开张,赫舍里氏安排好的人,定会让女子学堂在京城好好扬名立万!
莫说那时,就这会子,先前被景嫔的人上门要求兑现诺言应下去女子学堂的人家,天都快塌下来了。
好些人家,早就把自家女眷被宫里娘娘看重,要进学堂学本事,往后有机会进宫做女官的事情宣扬了出去。
先前有多少羡慕的,钻营的,这会子就有多少人嘲笑说闲话。
他们家里的女孩儿更是觉得委屈,直到进了腊月里还在哭。
若非这学堂还没开门,说不定反应更激烈的都有。
方荷从来不会小觑女子的贞烈,尤其是这世道对名节有一种几乎变态的追求。
所以即便学堂比预期建好的时间早,她也坚持让景嫔别着急,要再等等。
景嫔知道,方荷那个世界有一种人擅长张罗些活动,替人替事儿宣扬好名声,甚至让坏事便好事,好像叫什么公关。
她从话本子里看过,方荷上辈子工作的客栈,就经常跟这部分人打交道,一开始还颇为期待地等着。
但等到过了年,春暖花开,在各地官员上奏无效,无奈只得遵旨,从各府城开始秀女初选时,方荷还带着九公主悠闲张罗胤袆的抓周宴,丝毫也不见急。
别说宫里其他等得心焦的妃嫔,连景嫔和宜妃都坐不住了。
她们联袂到延禧宫,正好碰上翠微带着人收拾去畅春园的行囊。
三月十八的万寿节,康熙下了旨要在畅春园里办,所以一过三月,各宫就都开始准备起来。
等胤袆的抓周礼在寿康宫办完,第二天就要启程去园子里,才来得及在园子里准备万寿节的大宴。
景嫔和宜妃进了大殿,方荷和啾啾就坐在大殿地上的毡毯上,低着头在用打好的络子梳理好流苏,用串珠线连在一起。
手比较巧的昕梓和昕珂也都在帮忙,绑在一起就变成长长的一条,繁复黼黻纹的络子点缀着朱红流苏,看起来格外喜庆,旁边摆着好几条已经绑好了的。
胤袆阿哥也在毡毯上,撅着穿开裆裤的小屁股爬得飞快,只是被春来和昕南给拦着。
“凉凉~啾啾~”他嘴里嘟嘟囔囔着叫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跟个小牛犊子似的,也不知道疲累。
宜妃上前一把抄起胤袆掂了掂,笑道:“哟,小家伙可够敦实的,少说也得二十多斤了吧?”
方荷抬头笑着招呼她们坐,“前阵子一直住在寿康宫,太后娘娘喜欢孩子,就爱看人多吃,你瞧啾啾这小脸儿都……都润得不行,瞧着白里透红,煞是吉利。”
两人:“……”那不就是胖吗?
确实,咧着小嘴抬头笑的啾啾,小脸儿比刚在宫里流行起来的红果都要圆。
方荷冲她们眨眼,小丫头翻过年叫四岁了,已经到了爱美的年纪,听不得胖字。
前几天康熙抱着啾啾说了她一声胖,被这小团子水漫金山,折腾着非要跟阿玛一起睡,晚上尿床又漫了他一回。
方荷睡了个整觉,翌日起来听说了偏殿的动静,笑得当天夜里也被罚着当了回尿床的崽儿。
被翻来覆去地折腾,那狗东西还想听铃铛声,气得方荷让康熙重新换上了高领的龙袍。
这不,快到万寿节康熙见人多,这会子还穿着呢。
如今各宫都还烧着地龙,康熙经常热得满脑门汗。
听说好些人都觉得康熙身子虚,甚至已经在外头大肆求购上好的补药,要献给皇上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