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6页)

“那你能跟朕说说,你和大舅舅私下通信往来,到底是为什么吗?”康熙喝了口茶,声音更冷淡。

“索额图的动机朕还能猜得一二,朕怎么都想不明白,你佟家到底是为什么?”

佟国维额角冒汗,咬紧牙关,声音像是从嗓子眼里逼出来似的。

“奴才死罪!不该为了拖延时机,好安插佟氏子弟争夺军功,蒙蔽圣听,请万岁爷降罪!”

康熙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也就是说,朕给佟家的,你和佟国纲仍觉得不够,所以把朕当个被困在紫禁城里的蠢材,要靠自个儿努力一把?”

“怎么,再往上,你们是想要朕的位子?”

佟国维知道这个外甥刻薄,这明明都不是最刻薄的时候,他却有些无言以对。

其实本来这事儿应该不至于此。

佟家过去为了争权夺势,做过比这个更过分的事儿,也都好好敷衍过去了。

即便皇上知道,也都轻拿轻放,不会跟自己的母家计较。

也正因此,纵大了他和兄长的心思。

他们兄弟二人商讨过,觉得喀尔喀三部毕竟人多势众,还有察哈尔四旗在侧,漠西再野心勃勃,也不可能贸然起战,少不得筹谋个一年半载。

这段时日足够佟家往军中安排佟氏,并姻亲家中的子弟立军功了。

谁也没料到,札萨克汗王成衮会突然病逝。

其子沙喇继任汗王位,攻势猛烈,打散了土谢图汗部,逼得土谢图汗部汗王察珲多尔济,带领大批将士、牛羊和马匹归顺了噶尔丹。

漠西势力一时大涨,立刻就掀起了小规模的战役,甚至还意欲追杀去尼布楚和谈的使者团,逼得佟国纲和索额图不得不回京。

康熙已经了解了其中的内情,所以他一直都憋着一肚子火。

如果不是因为和谈,以及漠西势力大增的缘故,佟国纲和索额图都得进宗人府。

他面无表情上前,扶起佟国维,“舅舅,朕叫你一声舅舅,是感念你佟氏多年来的忠心。”

“但舅舅也别忘了,这天下到底姓什么,别叫朕彻底寒了心。”

佟国维脸色苍白,半句替皇贵妃求情的话都不敢提,只在康熙松手后,又一次跪了下去。

“奴才谨记万岁爷训诫,绝不敢再犯!”

“行了,你继续回去好好养伤,伤没好之前就别出门了。”康熙轻飘飘留下一句话,起身往外走。

“如果真跟准噶尔打起来,大清的将士多得很,倒也不缺佟家那几个。”

佟国维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阵阵发黑。

原本他还不明白,为何皇上以前都能容忍的事儿,如今却突然发作。

这会子他无比清楚地知道,佟家所为……触犯了康熙的底线,这军功即便往后还有机会,只怕是真要拿命去挣了。

康熙离开乾清宫后,去了慈宁宫。

他知道太后心疼方荷,所以劝说皇额娘配合自己处置后宫那些僭越的妃嫔容易,但得给皇玛嬷一个交代。

孝庄也在等康熙,并不意外他这会子过来。

“先前你叫哀家处置宣嫔,哀家还以为你到底是心思清明的,怎么又突然犯了糊涂?”孝庄叫苏茉儿守着门,头一句话就骂到了康熙脸上。

“你这邪火到底哪儿来的?还对昭嫔动手,你可真给爱新觉罗家长出息。”

康熙:“……”要是列祖列宗在天有灵,这会子只怕会骂相反的话。

他恭顺听着孝庄继续训斥。

哪怕孝庄已经不过问朝政多年,但当年扶持福临,还有扶持康熙的时候,她的政治敏锐性,叫她不用多问也能了解很多事情。

“哀家知你心里委屈,可高坐庙堂,底下有些瞒天过海的人也是正常,人人都有私心,你总归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你现在发作是痛快了,可闹得人心惶惶,真要是北蒙局势不太平,打起来的话,又要如何安抚军心,这些你都想过吗?”

“还有,岳乐这两年看起来老实,可正蓝旗还死死捏在他手里,你连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的人心都拢不住,又如何压制正蓝旗和其他四旗?”

……

等孝庄说完,康熙才起身跪在孝庄面前。

“皇玛嬷说的这些,孙儿其实都懂。”

孝庄不解,“既然都懂,那你为何……”

“玛嬷,您还记得朕刚登基时是什么情形吗?”康熙抬起头看着孝庄,打断她的话。

“顾命大臣把控朝政,鳌拜甚至当着朕的面都敢杀人,朕为了亲政,十三岁就选了赫舍里氏为后,不得不迎遏必隆的女儿进宫……您在隐忍,朕也在隐忍。”

孝庄微微怔忪片刻,是啊,当年那段日子,比福临登基的时候还难熬,她本意是想过几年叫慧妃做皇后,才提前把那孩子接进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