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4/7页)

康熙猛地将茶盏摔出去,“废物!他们就这么灰溜溜地跑回来了?”

梁九功和李德全都赶忙跪地,传讯回来的兵丁直接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康熙不是气佟国纲和索额图不敢与漠西正面对战,两个人都上过战场,也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不会惧怕打仗。

他们会回来,是考虑到使者团内还有许多不善战的文臣和翻译,还有更重要的和谈差事要做,只能回避。

他气的是,北蒙和漠西都打了一个月,他们人都回来了,打起来的消息才传到他耳朵里。

他们把他这个皇帝当什么?

康熙努力压着怒火,冷声吩咐:“去,传令裕亲王和恭亲王进宫!”

“叫纳兰明珠清点户部粮草,去南书房禀报!”

“还有,让佟国维并理藩院尚书阿什坦滚来给朕解释,他是怎么当的差事!”

……

一连串的口谕从乾清宫传出去,福全和常宁等人迅速进宫,去往南书房。

纳兰明珠迟了一步,与汉尚书张玉书一起,碰上满头大汗脸色苍白的阿什坦,三人一起进了南书房。

南书房内已经布置好了沙盘。

翰林院的张英,御前起居官高士奇,并工部尚书陈廷敬,参与过平三藩的翰林院徐乾学和李光地都在,正围绕着沙盘讨论的激烈。

徐乾学道:“臣以为两军此时交战,定是漠西为了阻止和谈的诡计,佟国公和索中堂应该绕开交战的地方继续北上。”

李光地则不以为然,“你说得轻巧,万一打起来,死伤惨重,会成为大清的耻辱,罗刹说不定也会毁约,还是再等等,总有打完的时候。”

高士奇低着头疾书,陈廷敬和张英则仔细看着沙盘,暂时没说话。

见到三人捡来,康熙没理会跪地的阿什坦,只问纳兰明珠。

“如果现在派大将军出发热河,与察哈尔四旗汇合,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如今的辎重是否可以支撑住?”

纳兰明珠跪地,“启禀万岁爷,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再久……或许要动用赈灾粮。”

张玉书赶忙道:“万岁爷明鉴,今年钦天监算出雨水颇多,而靳辅主持的中河尚未挖通,万一起了水患,若动用赈灾粮……容易激起民怨,后果不堪设想,还请万岁爷三思。”

康熙拧眉沉思,过了会儿才冷眼看向阿什坦,“如今北蒙和漠西到底什么局势,你别跟朕说你一无所知!”

阿什坦赶忙抖着嗓音回话:“启禀万岁爷,月前臣接到北蒙传来的消息,还只说是因为争夺早春草场偶有摩擦,并未说打起来了。”

“后来北蒙一直没有消息传过来,臣派了人去查探,碰上佟国公他们在热河附近驻扎。”

“佟国公和索中堂说他们会注意北蒙的动静,传讯回京,叫臣不必多管,免得传到御前的消息不准确……”

康熙冷笑,佟国纲这是怕他立刻就要跟漠西开战,佟家没办法获得战功,倒把一贯主战的索额图都给说服了。

他淡淡问道:“佟国维人呢?”

门外传来小太监的禀报声,“启禀万岁爷,小佟国公着急进宫,惊了马,摔断了腿,叫人进宫替他请罪,说是过会子就叫人抬进来。”

康熙:“……”早不断晚不断,这会子倒是断得及时。

他压着火气吩咐:“不必了,叫他滚回府里反省,无诏不得入宫!”

这会子不是跟佟国维算账的时候,如果立刻要打起来,早前他们商议过的就是兵分三路。

东路彭春比较熟,可以跟乌拉那拉费扬古一起带兵。

西路则由一直驻守归化城的董鄂费扬古来镇守,福全可以带兵出击。

中路的话,常宁一个人却是镇不住场面,得有人跟他一起带兵。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倒是合适,如果他御驾亲征,太子还小,独自监国等于痴人说梦,京中也得有人留守。

与罗刹和谈一事势在必行,所以最合适的人还是佟国纲和佟国维其中一人带兵,一人负责和谈。

无论如何,两个舅舅再多的私心,再大事上总归向着皇家,不会犯糊涂。

康熙只能憋下肚儿里那口气,捏着鼻子叫太医去佟府。

朝堂上风声鹤唳,后宫虽然没有接到具体的消息,却也会看风向。

方荷在头所殿不出,妃嫔们阴阳怪气也传不到方荷耳朵里,一个个都安分得紧。

康熙宵衣旰食,带着大臣们彻夜商讨国策,打算在佟国纲和索额图回来之前,商讨出对付漠西的法子。

时间紧迫,若等漠西浑水摸鱼,打到家门口,就来不及了。

后宫妃嫔得知康熙政务繁忙,都贴心地送汤水点心表示关切。

连孝庄和太后得知康熙如此忙碌后,也叫苏茉儿和乌云珠来御前劝康熙保重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