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7页)
今儿个说到曾为匪首的女当家要抛绣球选婿,结果绣球被手底下人当成了手上蹴鞠的片段。
所以二人转的锣一敲响,就引得楼上楼下都是一片叫好,显然都是乐子人,都想看那位女当家要怎么办。
康熙和曹寅一行人,在叫好声中进了门。
刚踏进门,伙计还没来得及迎上来,就听到台上唱——
“该来的俏郎君倒是来呀,不该来的狗贼凑成了堆儿~”
曹寅:“……”
他冲康熙干笑:“哈哈……这是一位山东文人著的话本子《戏说江湖》,听说很受欢迎,都传到底下县里来了,哈,哈哈……”
康熙没什么心情听曹寅说话本子,只淡淡扫了眼舞台上披红挂绿扭着的两人,闻着空气中的花草香气,莫名感觉有点违和。
路上曹寅仔细说了这客栈东家樊绍辉的往事。
樊家祖上出过扬州乡绅,后来没落了,樊绍辉自小没离过扬州,娶了个花船出身的娼籍女子。
曹寅派人查过,客栈据说是樊绍辉的娘子出主意开起来的,没什么异样,不然他也不敢带康熙来此。
一个乡野小子,能布置出如此有雅趣的客栈?
曹寅跟于先生素有交情,眼也尖,看见坐在角落里低头吃菜的于老道,赶忙引着康熙过去,打断了康熙的深思。
“于先生,许久不见,楝亭有礼了!”曹寅笑眯眯走到于老道跟前摁住人,冲对方笑道。
“这位是我们东家金爷,听闻先生大名,特来拜访。”
被摁住的于隐济:“……”今儿个出门忘给自己算一卦了。
他勉强冲曹寅点点头,等曹寅松开手,无奈起身拱手。
“于隐济见过……金爷。”
康熙推崇汉学,自幼便饱读诗书,脸上带了浅笑点头,坐在于隐济对面。
“‘大隐能兼济’,先生好风骨,何不入朝,将一身本事用于济世?”
于隐济既然知道眼前这位是谁,就知道敷衍不过去,只能据实以告。
“于某祖上出身东阿,乃无垢先生之后,家训使然,实不敢违。”
曹寅大吃一惊。
他与于老道相交多年,竟才知他是那位二十多岁就曾担任前朝帝师的无垢先生之后。
当年多尔衮和多铎在江南犯下滔天孽罪,东阿于家与江南顾氏是最先站出来表示永不入朝,大骂朝廷的。
康熙点头表示了然,如今好不容易朝廷跟江南的局势和缓许多,他也不欲节外生枝。
“今日来寻先生,是听闻先生测字奇准,金某想请先生测个字。”
于隐济有些迟疑,“金爷身份贵重,于某的微弱本事,未必算得出……”
“无妨,先生姑且一试。”康熙表情疏淡,沾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字。
接过梁九功手里的帕子,他定定看着于隐济,“我欲寻人,先生可否告诉我,在哪里能寻得到人?”
于隐济下意识一愣,竟又是个‘命’字。
同样是人在上,可阳为正,阴为反,这位只会受旁人叩首,那他所欲寻之人,就只一线之隔。
他下意识往二楼看了眼,心下震惊,更后悔出门前没为自己算一卦。
怪不得那日他算得那位女扮男装的东家是凤命,却因其装扮和面相,颇有虚实难测之象,才不敢多说。
原来竟跟这位有渊源。
但于隐济却不想多说,毕竟这客栈还挺得他心意,而且大清皇帝跟他于家人有什么关系?
因自身底蕴,于隐济也没那么害怕康熙。
他当即就想开口,却不料康熙蓦地站起身,顺着他看过的地方看过去。
因一直盯着于隐济,他愣神后,眼底的诧异,还有不自觉看向二楼某个方向的细节,都被康熙一丝不差收入了眼底。
待得看过去,康熙就发现,那里有扇半开的窗户,似有个男人将个娇小的女子揽在怀里,正亲昵说着话。
他慢行两步,鼻尖又闻到飘过来的花草香,心底倏然一动,想起方荷曾在外城做过的生意。
那混账曾在香胰子里加入过花草露,来压住胰子微弱的臭味儿,与这味道何其相似!
“爷?”曹寅见状不对,立刻走到康熙身边问。
康熙扭头,看了眼懊恼地举着手,似是想给自己一巴掌的于隐济,冷笑出声。
“叫人拿我的令牌去县衙,就说此地出了行刺御驾的要犯,疑似往天涯客栈这边逃了,叫他们围了这里。”
曹寅心下一惊,他虽不清楚康熙在寻什么人,但清楚主子爷怕是发现了蛛丝马迹,立刻叫自己的贴身随从去办。
他紧跟在康熙身边,小声问:“爷,可要叫人将客栈里的人都押下去?”
皇上微服出行,身边带着不少侍卫,客栈里最多五六十号人,看管起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