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第2/4页)

文官整理好措辞,一气呵成,将写下的信交给商悯再次查看。

随后这封信被封了信匣,商悯思量着:“派姬令韬为使,前去边城,向姜国主传达本王的意思。”

此举非常不同寻常,如果只是一封申斥的信,根本不需要派遣使者。

而且商悯派遣出的使者,身份还是如此特殊,可以说是她的亲信,亲舅舅。

此信不单是为了申斥,只怕还另有目的。

又过了片刻,姬令韬来到了行宫,进了武王的书房。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和武王以及右相商谈了什么事情,总之当天,他就带着这封信快马离去了。

姜国主心急如焚,连续好几日吃不好睡不好,在这边颇受冷遇。好不容易等到了回信,随信一同前来的还有武王的亲舅舅姬令韬。

听说此人在宿阳的时候怀才不遇,碍于皇帝打压不敢冒头,到了武国之后则大展拳脚,官风颇正。

一看到来了这么一个使者,姜国主大喜过望,以为武国对姜国的重视还一如从前,然而姬令韬当着他的面念完了武王的信。

那些字像一个个钉子似的,把他给射到千疮百孔,他的表情一点一点凝固了。

“若我们愿意出城迎敌,武王便愿意发兵?”他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多年养尊处优,他连弓箭都拉不开了,让他们这些人上阵杀敌,武王怕不是想让他们直接去送死吧?

姬令韬离开后,秘密拜访了姜国主逃难队伍里的几个人,随后就在边城之中停留,拒绝任何姜国人的会面。

姜国主急得团团转。

不过当国君的好处就在这儿了,当国君团团转的时候,总会有底下的官员跟着他一起团团转,急国君之所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刚听完武王给姜国主写的信之后,在场的人齐齐陷入了沉默。

姜国主也是没办法了,他喃喃:“咱们就在这城里头不出去,难道武王还能逼咱们出去不成?难道她还敢把我们给赶到外头送死吗?我们出不出去,武国都得援助姜国,除非他们想看妖魔取道姜国攻伐武国……”

他也是昏了头了,这话一说出口他就意识到不妥,果不其然,大臣们大惊失色。

“万万不可啊!”那最开始劝他弃国而逃的大臣匆忙制止。

“姜公,武王可能干不出来把我们驱逐出城的事情,但是您那么做,怕是……”

怕是也活不了了。

“此举相当于彻彻底底得罪了武王,让她认定姜国确实有胁迫之心,乃至是不臣之心,非但不能保得性命,反而会引起武王的猜忌!”

“那该怎么办?”又有大臣颤声问,“难道真的要遵从武王的命令,披甲上阵去送死吗?”

死一般的寂静。

在场的众多人皆是身份贵重,骑马射箭顶多是爱好,真上阵杀敌,只怕一个照面都撑不下来就死了。

武王这是没有给他们留退路吧……

突然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冒了出来,“要是我们给武国好处呢……”

“姜国境内煤铁两矿,产量极大,我们将矿藏献给武王,感谢武王的恩情,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每年上供的那点儿分量不够武国出兵,只怕要将两条矿脉整个奉上,才能够打动武王之心。”

“好,就这么办!”姜国主当即拍板决定,然后立刻派遣大臣去见姬令韬。

接着就吃了个闭门羹。

姬令韬身边的副使听到他们的条件后似笑非笑,一句废话都没说,只做了个手势:“请回吧。”

这是拒绝?但好像也没有明着拒绝……没有明着拒绝,那就是对条件不满意。

大臣回去之后,姜国主又紧急召集身边的人商讨对策,他们核对了一下国库的银子和每年收取的赋税,最后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国家的命脉都送了出去,煤矿和铁矿,他们的国库都是靠卖煤和卖铁才不至于空虚。这是他们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了,再送该送什么?

难道是……国土?

有官员恰到好处地提出了这个观点:“如果割城献地,是否可行?”

姜国主大受刺激,叫道:“这怎么能行?!”

姜雁鸣旁观,心中苦笑不止。

然而局势并没有留给他们过多思考的时间……

姜国和鬼方开战了。

姜国士兵先前已经得到了武国的捉妖术教导和符箓援助,刚开始勉力可以支撑,但是妖魔不怕死也不怕受伤,人族的士兵却会受伤,也会士气低迷。

再这么下去,姜国真的要国破家亡了。

这次鬼方那边似乎采用了分散战略,没有将兵力集中到一城一地,而是分成小支军队,以游击战术不断打击姜国军队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