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2/3页)
商悯不是没想过用她手中的第三枚空白的陶土人俑扮演成胡千面或涂玉安,但是山海化境密卷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就是它只能覆盖在死亡时间七天以内的妖尸上,这样才能读取到妖的生平记忆。
也就是说胡千面和涂玉安一死,谭闻秋立马就能通过黑鳞感应到,用陶俑扮演成他们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抓捕白珠儿迫在眉睫。
商悯和小蛮走到皇帝的宫殿前后就分别了,她得按照谭闻秋的指示去找子邺,然后满城寻找白珠儿。
真的能找到吗?商悯对此抱有怀疑态度。
但旋即想,如果是“白小满”亲自搜捕的话,白珠儿有没有可能主动现身见她一面?
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不是没有,只看白珠儿到底忠于谁,抱有什么样的想法。
不过冷静下来思考后,商悯觉得,就算白珠儿投靠了孔朔,也不可能对他献上全部的忠心。她连亲手点化自己的谭闻秋都能背叛,背叛其他妖,自然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非要给白珠儿的投靠找一个理由,商悯认为那个理由是“利”。
利益是最靠不住的。
“你来了。”司灵府上,子邺早已在此等候。
这时候的他又是易容后的相貌了,但是和司灵之身的面孔又不一样,看来是怕被人撞见后认出来。
商悯躬身行礼:“小满见过子邺大人,今后几日望您提点。”
“走吧。”子邺扫了她一眼。
把“白小满”和子邺分到一块儿搜捕白珠儿,就如让一只老鼠掉进了米缸,商悯都有点喜出望外了。
但时局特殊,她不免疑神疑鬼,担心这是谭闻秋的试探。
大殿上柳怀信提出“查妖常态化”已经让她足够惊喜了,如果推行这个政令子邺作为司灵就得常常现身,商悯和子邺会获得更多的接触机会,不像之前说句话都千难万难。
商悯身体一转,化为妖形,按照谭闻秋教给她的技巧收敛自身妖气,并施展了一个小小妖术,让自己雪白的身体像鬼火一样隐入夜色。
这个夜晚会很漫长。
并且可以预见,接下来几天的夜晚,都会十分漫长。
……
谭国,宫内。
商悯的精神在假寐术的作用下十分亢奋,时至深夜,还是没有入睡。
捉到胡千面不代表万事大吉了,即便声明推断谭闻秋不太可能立刻来西北,可是她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此时不来,将来一定会来。
商悯也不得不考虑她鱼死网破启动血屠大阵的可能性。
假若那一天真的到来……血淋淋的人命,所带来的不一定是绝望,也有可能是转机。
如果谭闻秋那样做,就说明她选择把自己的存在摆在了明面上,将自己的威胁力和强大的武力昭告天下了。
更说明,她已经彻底抛弃用“诸国争斗”作为颠覆王朝的主要方略,转而选择以妖的方式,进行直接性的武力斗争。
要知道,商悯之所以不敢公布谭闻秋真身,就是想让她继续以皇太后的身份,用“人”的方法来颠覆人的王朝。
假如这个计策不管用了,谭闻秋也做好了明牌搏斗的准备,那令商悯步步受限不敢公布的真相,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既然不想用人的方式来争斗……那就用上古时期的传统方式来吧。
妖杀人,人诛妖。
商悯本就传授了谭国灵官一些捉妖方法,观气术要诀也分发了下去,只是时间太短,没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入门并精通,所以在重要的事情上,商悯只能事事亲为。
假如到了最坏的那一步,人族就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过往岁月中,人族和平了太久,许多捉妖术早已失传。
今商悯用口述的方式将其一一复现。
谭桢挑选了十数名家世清白信得过的宫人,让他们听商悯口述捉妖秘术,他们笔蘸墨汁奋笔疾书,又有专门的人在旁边研墨。
每写完一卷,另有几人审阅,根据不同人书写的这几卷文字互相校对查漏补缺,随后誊抄出最正确的版本。
每个奋笔疾书的宫人都面色肃然精神集中,生怕错过商悯口中说出的任何一个字。
这项计划其实暗中已经进行了几天了,自商悯知道地下有血屠大阵,就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此事。
除了计划捉妖之外,她剩下的时间都在干这件事情。
三批人轮换抄写、审阅、誊抄,昼夜不停,一批人累了就换另一批,商悯每天是只需要歇上一会儿运转假寐术就行,在如此极速追赶之下,今时今日,终于大功告成!
当她口中说出的最后一字落下,在这里抄写的宫人却久久没有听到下一句。
他们不由神情恍惚地抬头,却听见商悯轻轻道:“已经没了。我将我所学、所闻都已经说尽了……这两日辛苦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