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5/7页)

他们还没走远呢,他们就有人骂了:“这买不起还要装大户,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好的房子,还不值这个价钱吗?没眼光,以后不定住什么棚户呢,就是穷酸。”这张嘴得罪人的本事,也是让人另眼相看了。

苏茴也问了能不能砍价,说不能,苏茴就说考虑考虑,没有像前面两拨人那样一口拒绝,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轮番上阵:“你看看,这是之前的人住的才改动的,但你看看这料子。”

“对啊,还有这地方大啊,你家孩子多,以后各自占一角,地方都宽敞着,这里可以种些花花草草,还能种些菜补贴家用。”

张卫国觉得没办法忍了:“这料子再好有什么用,看这门都不能要了,这地板还缺了一角,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个窗户这里,你看看,这不修,肯定冬天里面就是刮风的,买了这房子,还要花一大笔钱修房子。”

优点倒也是有的,就是地方大,房间多,之前这还有花园,现在变成了菜苗苗,这是他们兄弟几个种的,没有卖之前这地就是他们的,他们就利用起来,给家里节省一些,还养了几只鸡,看着那地上的鸡shi,张卫国觉得,他们实在太不讲究了,要卖高价,这面子也不做的好看一点,看到这样哪个起的了出高价买的心啊?

他心里摇头,不过做主的不是他。

看他妈这样子,他妈妈是想买的,他又换了另一种想法来看这地方,这房子用料是好的,修一修还能用很久,小修,只修门窗的话应该还好,至于这些菜和鸡也简单,一旦卖掉的话,按照他们的品行,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把它们弄走了,之后就是把这荒废的花园,现在的菜园子整理整理,种菜就很好,而且这地方比现在住的那里还要大,就是距离他们学校有些距离,现在不方便长住,来回不方便,等之后他们毕业了,换到这里来住的话,大威也会更高兴吧,地盘大了,活动的范围也更大了。

而且这地方,他们四兄弟各自成家确实都够了,不用再另外买房子。

苏茴提出了一个比他们提出来的价格要低,但是又在他们的心里承受范围之内的价格,来回磨了两次,咬死了不肯再改了。

他们想要在年前弄一个好结果,他们五个分了,每个人就是好几万块钱,一辈子都可以不用干活了,不去上班都能活得好好地,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还能细水长流。

他们商量了一番,在年前正式过户。

苏茴名下又多了一处房产。

但是苏茴怎么会愿意简单收拾一下,这房子质量确实好,之前也是颇有古韵的,她特意请了行家来收拾,家具装饰的也是特意去挑的,不便宜也没关系,她现在手里有钱,这世间的钱对她来说作用不是很大,赚来就是花的,又不像灵石,能帮助她修炼。

……

“噼里啪啦——”

过年了,曹燕红母女两个没有别的地方去,是跟他们一起过年的,年夜饭很丰盛。

丰盛到曹燕红都有些合不拢嘴,这餐桌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里跑的全都有。

个个菜端出来都能当硬菜。

有烤乳鸽、清蒸鱼、老火炖鸭、红烧排骨、卤猪蹄、红烧带鱼等等等等,一桌人一起吃了个肚圆。

这是苏茴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四兄弟在这时候都很感性,他们也有些预感了,他们长大了,迟早会跟妈妈分开,不知道跟妈妈一起吃饭、一起过年、一起守夜的时间还有多久?

苏茴也有些感慨。

这么丰盛的一桌,之前也不是办不到,但就是不能拿出来,现在好了。

曹燕红在这样特殊的时候也难免想到了她的家人,那个男人不必说,她已经把他当成死人,她娘家那边,她写了信寄回去,说她安顿了下来,让他们不用担心。

不过她没说她在哪,更没有留下地址,就这样了,以前的温馨,以前的和睦都是假象,现在才是真实的。

没关系,她有手有脚有工作,她能养活自己和女儿。

曹丽君十分满足,这是她长这么大,吃的最丰盛的一餐,这大概就是他们说的天堂了吧。

不过就是有个问题,她看向苏茴,她女儿丽君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她想送她上学,不想她做一个睁眼瞎,以后供她上小学、初中、高中,然后成为大学生,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会分配工作,旱涝保收,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她也能放心了。

她的女儿没有爸爸,但是她有妈妈,她会尽力把其他爸爸能给女儿的,都给她。

但是她不认识什么学校的人,她只能靠苏茴了,她现在户口不在这里,想要送孩子上学,谈何容易。

老师的话苏茴确实认识,文学倾,另外在之前做图书管理员那份工作的时候也认识几个人,苏茴答应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