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5/5页)

织毛衣、织围巾……虽然说毛线很珍贵啦,但是这种一般都是女人做的吧?不过大哥想去部队,部队基本没有女人,这样的话学一学针线也挺有必要的。

这一年,他们四兄弟都得了一件毛衣背心,是羊毛线的,穿在身上暖烘烘的,寒风吹来,也不怕冷了。

就在寒风中,七四年的新年到来了。

随着年末的到来,大家的兴致也高昂了起来,寒风也吹不掉大家的热情。

这一年,大雨,庄稼受损,大家分到的粮食都没有上年多,但是今年分到的钱比去年还要多。

今年,苏茴他们家就分到了二十七块多,而今年张保国张卫国的学费,一学期二块五,一年五块,张安国张定国小学,一学期一块五,一年三块,四个人加起来一年的学费支出是十六块,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一年二十块。

不过下一年,张安国他们两个就上初中了,他要上高中,高中的学费还要更贵一些,要三块五,那下一年的话学费就要十九块了,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也要二十多。

张保国算了一下,看样子,下一年,也要把两个小弟也拉去干活了。

过了这一年,双胞胎也满十岁了,可以算工分了,现在他们村的工分可值钱了,在附近几个村里,是头一份,还有其他村的人想要取经,学怎么烧瓦,不过他们村至今瞒的好好的。

他们家就苏茴一个满工分,他休息日回来能拿七八个工分,张卫国下午去干活,不定能拿两个或者三个工分,就有二十七块,其他人家拿的更多,赵夏兰他们一家五口,就有六十多块。

一下子就拿了这么多的钱,再来几年,下一间石头房就能建起来了。

张根就计划着再起一间房。

本来他们住的是四间房的,分了一间给小儿子张贵,就是三间房,三间房里,住了八口人,这住的可不宽敞。

今年分的钱一到帐,他就筹划着了。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时间,可以先把青砖先做好,瓦片先定好,等到年一过,立刻开始,人多力量大,不需要很久,一间房就能做好。

他一说,李满芬没意见,张全赵来娣也没意见。

年一过,张锦华就十六岁了,已经是个可以说亲的年纪了,要说亲了,自己单独的一间房是必须的,不然孙子哪里来?

张凤华她们三姐妹也很开心,有了新的房间,她们也能住得舒服一些。

这一决定,就通知了张贵和苏茴,让他们有空去帮忙。

张根也通知了自己弟弟,这一通知,好了,这下巧了,弟弟家也打算起房子,还打算来叫他们帮忙来着。

然后张根去问其他人,这不是一家两家的了,他们村,有这个打算的还真不少。

都是这两年分的钱多了,加上以前的积蓄,家里壮劳力多的,纷纷打算上了,这不,今年的钱一到手,大家一合计,只能分开排期。

不然忙不过来啊。

这下就白通知了,张根家这种情况,不属于急的,排到后面去了,看这情况,估计得要来年九月了十一月。

毕竟农忙不行,雨季不行,适合开工动土的时候有数。

这一年,就在大家兴高采烈的说着新房的热烈氛围中迈入了尾声。

七五年,迎来了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