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张皇亲阖家迎贵客,爬阶梯夜景引诗兴(第3/4页)

谈话间,到了山下台阶处,如意停下脚步,说道:“王姑娘,要走上承恩阁,需爬八十一个台阶,台阶陡峭,请小心。”

每年都有几个人上下台阶时不小心摔倒的,有个洒扫的婆子因冬天台阶结冰,甚至摔断了腿,因承恩阁以前就是这个园子前任主人石家的摘星楼,石家被抄家时,女眷们因惧怕未知的惩罚,在摘星楼自缢,传闻这里闹鬼,瞎说是石家的女鬼们作祟,推倒活人,找替身的。

王延林说道:“不妨事,以前跟着我娘在宫里的时候,时常去爬万岁山。”

话虽如此,王延林爬到第十个台阶时,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芙蓉四十来岁的年纪,也是累得不行。

如意身健体壮,天天爬上爬下,一口气上八十一个台阶轻轻松松,于是就把灯笼给了小丫鬟打着,自己扶着王延林,每爬十个台阶稍微歇一会,然后几乎是连拉带拽的搀着王延林过了八十一个台阶,到了顶,其艰辛不亚于西游记里取经师徒过九九八十一难。

王延林累得像个柳条似的靠在如意身上,站都站不稳了,在山头松树林里往下看,绕长寿湖一圈的十里画廊,如一条白色的巨龙般首尾相连,说道:“真美啊。”

甚至,诗兴大发,还当场做起了诗!

王延林吟道:“碧潭卧白龙,清露落松涛;星垂月色凉,独坐到天光。”

如意心道:啥?独坐到天光?王姑娘不打算睡觉了,要坐着这里到天亮?别啊,你不睡我还要睡啊!

如意忙道:“王姑娘,路途劳累,不要坐在这里看风景看到天亮了。从今晚到二月十八,十里画廊天天晚上点灯到天亮,啥时候想看都行,别熬夜啊!熬夜伤身体。”

没想到这丫鬟把诗歌当真了,王延林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独坐到天光是诗里的意境,不是我的本意,我本人此刻还是想休息的。”

芙蓉也笑道:“如意,你不要只是练字,平日也要多读点书了,瞧瞧,又惹笑话了不是。”

如意不怕人笑话,就怕人不让她睡觉!也跟着陪笑道:“是,芙蓉姐姐,我以后会多看些书的。”

我看啥呀我看!都快忙死了!

王延林说道:“原来你叫如意啊,如意如意,如我心意,真是个好名字。你既然会写字,就把我刚才吟的诗抄下来,我此刻乏极了,是一点力气都没有的。”

如意心想:你不是刚才还吹嘘经常爬宫里的万岁山吗?难道回苏州老家后不爬啦?八十一个台阶就累成这样,还是我把你搀扶上来的。

如意赶紧扶着王延林到了院子卧房,早有颐园的丫鬟婆子,还有王延林从苏州带来的丫鬟婆子们在这里等候,伺候自家小姐梳洗休息。

如意取了纸笔,乘着还有记忆,把方才王延林做的五言诗抄写下来,用镇纸压在书案上。

临走时,芙蓉还跟伺候的丫鬟婆子说道:“短了什么东西、想吃什么,或者有什么其他的需要,就跟住在后罩房的如意姑娘说。这颐园除了松鹤堂、梅园和大厨房,其他地方的事情都是如意管着的,你们直接跟她说,事情就办的快,可别委屈了王姑娘。”

如意听了,又是眼前一黑——这又得增加多少活啊!

如意说道:“就是,有事只管找我,把这里当自己家,莫要外道才是。”

如意出去送芙蓉,芙蓉在台阶那里就停下,要如意回去,“你不用送我下山,这么亮的月亮,连灯笼不必打,我自己走回去,你留在这里,万一王姑娘那边有什么需要,立刻打发了人去办。”

如意应下了,芙蓉回到松鹤堂,老祖宗也梳洗了,躺在床上,还没有睡,值夜的花椒正在旁边的炕上摊开了自己的被褥,准备睡觉。

芙蓉把送王延林的过程细细说了,“……我看这孩子的意思,也想多住些时日。苏州虽然是王家的老家,可这孩子毕竟生长在京城啊。”

老祖宗叹道:“唉,她这个年纪,估摸王阁老也在给她议亲,在苏州议亲,将来八成也要嫁到江南,到时候就难得来京城了。”

芙蓉说道:“王阁老还那么年轻,希望他早日得以起复回京,到时候老祖宗这两个外甥不就又回来了吗?既然回来了,说亲也是说在京城,嫁的近些,以后也方便亲戚们来往。”

老祖宗说道:“可是那个权宦刘瑾……算了,咱们外戚不得干政。哦,太后娘娘那边已经知道王家兄妹回京城的事情,估摸就这两天会宣他们进宫,要他们做好准备。”

王阁老是因被刘瑾所逼,不肯同流合污、向权宦刘瑾低头,才不得已辞官归乡的。

芙蓉应下,说道:“如意有一把力气,把王姑娘生生拽上山的,又会说笑话取乐,还会写字,我看王姑娘很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