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干!说到做到!(第4/5页)

看来陛下看匈奴不顺眼,想要收拾他们啊!

可是,陛下啊!他们也一直看匈奴不顺眼,一直不动手,不是不想,而是打不过啊,而且大汉休养生息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存了一点家底,经不起霍霍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上任不久的新丞相田蚡心中忐忑,想要劝,但是担心自己惹怒他这个外甥陛下。可是打匈奴,他又没那个信心。

实际上,即使他现在成了丞相,也对自家外甥没多少信心,无论是当皇帝,还是打匈奴。

一者,陛下至今未有子,二者,陛下太小,军臣单于那可是纵横草原的王,无论阅历和实力都要超过陛下数倍。

一时间,三公九卿仿若都被浆糊封住了嘴。

刘彻眉峰下压,狭长的双眸微微眯起,眼看着要发火,此时大行令王恢走了出来,“陛下,微臣家乡在燕地,也曾经当过兵,匈奴的实力我算是比较了解。”

“匈奴就是一群喂不饱的狼。他们贪得无厌,即使今年喂饱了他们,他们明年还会来,大汉辛苦一年,紧衣缩食,最后瘦了自己,肥了匈奴,这叫姑息养奸,倒不如直接给他们一刀子,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厉害,狼看到血肉只会更加贪婪,看到刀子和火把才会惧怕。”王恢慷慨激昂。

其他大臣看向他,又看了看上首的陛下,心中复杂。

他们知道陛下的意思,但是向匈奴开战这事,必须要慎重啊。

刘彻听了王恢之言,那真是说到了心坎里,目露欣赏,不过作为一个聪明开明帝王,要多多听听其他的想法。

众臣看着刘彻暗含期待的眼神催促,嘴角微抽。

最终,御使大夫韩安国也站了出来,不过他没有顺着王恢的想法,他觉得现今的问题在于不是匈奴要不要打,而是大汉能不能打得起,匈奴士兵强悍,有骑兵,而且长安距离匈奴王庭距离远,辎重运输就是一笔大花费。

当年高祖带了三十万人都差点被匈奴单于围了,现今陛下若是开战,怎么着也要三十万大军吧。

三十万大军不说其他武器、甲胄,单是吃喝问题,就是一笔巨额开销,而且要打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战略目标没达到,那就是不划算了。

光禄勋石建赞同韩安国的说法,“陛下,御史大夫说的没错,一旦开战,大汉与匈奴之间就彻底没有转圜余地,请陛下三思。”

他们不是不赞成打,而是要审时度势、谨慎地打,可陛下目前现在脑袋一热的状态,让他们有些不信任啊。

其他文武大臣也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说法。

刘彻:……

既然这样,那就先放放,他堂堂帝王,还耗不过几个大臣吗?

就这样,等刘瑶再次打听,刘彻已经选了几个美女去和亲将匈奴使臣打发回去了。

三公九卿则是松了一口气。

刘瑶:……

这些人居然还不如她了解阿父。

现在刘彻作为一个一下子完全继承了帝国巨额遗产和权利的皇帝,一个说一不二的帝王,而且还年轻,冲动要大于理智,成就感有时候能压倒一切,为了做到一件事,他不会计较成本和代价,只要能成功,对他来说,最后就不亏。

而且刘彻还在她面前蛐蛐反对他的朝中大臣。

“阿瑶,你看他们,一个个养尊处优这么多年,胆子没养肥,反而给磨没了,朕打仗,又不是让他们家的人上战场,一个个拦着朕。朕也知道现在与匈奴动武不划算,可是有些事不能计较划不划算,匈奴欺压劫掠大汉边陲多年,朕就是看他们不是顺眼。”

“阿瑶,你觉得朕说的对不对?”

刘瑶对上刘彻满眼的期待,这人居然学她,唇角微抽,“阿父,大家怕你打不赢,丢脸!”

主要是丢脸是小事,当然可能对于现在的刘彻而言,这是天大的事。

若是失败了,此次开战就是与匈奴彻底决裂。

刘彻挑了挑眉,“阿瑶不信阿父?”

刘瑶一脸无辜,“信!阿父说话算话,最棒。”

说话时,还竖起了大拇指!

她信历史。

刘彻:……

阿瑶是不是将她当阿珏那个说不清话的小娃哄了。

刘瑶表示,彼此彼此。

不过见亲亲阿父如此郁闷,刘瑶拍了拍他的手背,“阿父,我不懂打架,你将张骞救回来,我就信你,上朝时,那些大臣不帮你说话,我替你骂他们!”

国战暂时开不起来,可以做些“小事”来证明实力。

刘彻闻言,一开始绷直的唇角突然上翘,“阿瑶此话可当真?”

“?”刘瑶察觉不对,心中一激灵,警惕道:“干嘛?”

刘彻和蔼地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笑的如同狐狸一般,“刚刚阿瑶说了,要替阿父去朝堂骂三公九卿,阿瑶说的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