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2/3页)
凭着图书馆对旅行团发出的参观邀请函,借阅了《魔鬼圣经》。
这本书的诡异之处被传得天花乱坠,亲手翻阅时却没有产生背脊一凉的惊悚感。
它就是一本古老的大开本手抄书,在数百年的时光作用下,墨水与羊皮纸散发出岁月的气息。
整本书的字迹一致,书籍由多人撰写的可能性极低。
莫伦与麦考夫花了三个白天在图书馆读完了整本书。
两相对比,被当作镇物放在尼尔松、埃里克松棺材里的羊皮纸,其上笔迹与《魔鬼圣经》一模一样。
不能百分百确定那页羊皮纸就是《魔鬼圣经》缺失的八页之一,但可以推测两者的撰写者极可能是同一位神秘人。
退一步说,即便是有人进行一比一仿写,那也表明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页写着如何镇压亡灵的羊皮纸,是老约翰从路易斯老屋里偷出来的。
路易斯没有亲眷。
三年前,他连人带船一起消失,在斯德哥尔摩的老屋就完全废弃了。
比扬馆长带队搜了一遍,莫伦与麦考夫不放过任何角落地复查了一遍,都没能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追查看似只能戛然而止。
直至半个月后,比扬馆长通过多方打探,终于收到一则可能相关的消息。
远在挪威北部的特罗姆瑟,三年前有人在近海发现捕鲸船的残骸。
仅剩下四分之一木制船身,船体外侧漆着「路易斯号」标识,不确定它是否属于斯德哥尔摩的托德路易斯船主。
三年以来,无人认领船只残骸,它已经当成燃料烧毁。另外,城内暂无托德路易斯的死亡登记消息。
路易斯是否去过特罗姆瑟?那里是不是深藏着某些不可言传的秘密?
莫伦与麦考夫决定继续北行。
特罗姆瑟本就在蜜月之旅的计划行程上,它是整个旅途的终点站。
不同于两人的坚持到底,旅行团的其他游客产生了知难而退的想法。
「一路向北」之旅是有赞助商出钱,不必为钱所困。
享受免费的行程,却有一个前提——身体健康,能承受一路风雪。
由幽灵船怪象引发的腹泻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周,突发疾病极大打击了游客们的出游热情。如果继续往北走,天气只会越来越冷,对身体康复不利。
最终,另外六位游客决定止步斯德哥尔摩,自行乘坐返回伦敦的船只。
导游图林、队医西尔弗继续北上,继续去考察这条冬季游线路的风险性。
十人团变成了四人团,进入挪威后,车行速度愈发减缓。
深冬季节,遭遇大雪封路成了常态。
进入北极圈后,更要习惯一天见不到几个小时的日光。
整整一个月,让莫伦与麦考夫失望的是未能再遇上破解梦境任务的有效线索。
之前在童话镇拼图游戏里出现的挪威奇幻地图,未能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对应地点。
这一路,山甸湖泊皆是白雪皑皑。
两人除了感受风雪呼啸,就是感受滴水成冰。皮肤被冻到疼到不知疼,深切领略冰封之地的万物沉寂。
一月底,终于抵达特罗姆瑟。
这是一座蓝夜之城。
位于北极圈,在冬季的极夜时段,仅能在午间两三个小时内窥见几缕天光。
哪怕是天亮时分,也看不到明媚阳光,只能望见蒙蒙亮的天空,透出浅蓝天色。
四人在午间到达,却连微光蓝天也没看到。
抬头,天空云层厚重。
冰原之地的云总是压得极低,今天更是低到随时能砸碎人的头颅。
四人不敢耽搁,立即入住预定的「北极入口旅店」。
旅店老板是萨米人巴克,对当地气候了如指掌。
他乐呵呵地招呼四人,“来自英国的客人,你们的运气真不错,赶在一场超大暴风雪到来之前入住了。请在这里安心住下,等风雪过后再出发。本店提供麋鹿雪橇车,只要提前一天告知目的地即可。”
巴克又问:“你们想去哪里?是要去北极探险吗?”
导游图林立刻摇头,他一点也不想再往北走了。
“不,我们是来特罗姆瑟欣赏极光。据说十二月是捕捉极光的最佳时节,我们待上一周能看到吗?”
巴克微微颔首,“基本没问题,但要注意时间。极光的出现时长不固定,不会整夜持续性出现。快的时候,只有几分钟,它就消失不见。”
莫伦问:“这里有专业的极光猎人吗?”
巴克:“有,我可以推荐几位,供你们选择。等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