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老孟(第2/3页)

血顺着脸流了下来,滴在洗手间的地上。老孟横横竖竖地把脸修饰一番后,用纱布把整个脸包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后,洗手间里到处都是血,老孟的腿有些抖,身子也有些软。他扶着门框,打开了水龙头。水声响起,血水被一点点冲淡,冲走了。

老孟再一次站在镜子前时,整个脸都被厚厚的纱布覆盖了,纱布后面只剩下两只熟悉的眼睛。老孟躲在眼睛后面审视着自己。他突然把灯关掉了,整个世界便黑了下来。老孟慢慢地蹲在一个角落里,拿出了一支烟。随着打火机的一声脆响,突然而至的光明竟吓得他猛一哆嗦。

老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山水市,他并不是没有别的去处,离不开山水市的原因,是他离不开自己的儿子。

老孟和儿子孟星的感情非同一般。老孟以前有过看似非常美满的家庭。老孟的起点不高,下过乡,插过队,回城之后就和同时下乡的女青年结了婚。那时的老孟在林业部门的一个木材加工厂上班,妻子在宾馆当服务员。从乡下回来,在城里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也算是不错了。很快,他们就结婚了,接着又有了孩子。日子虽平淡,但也有滋有味,那时的老孟感到自己很幸福。老孟的妻子姓柳,叫柳柳,很诗意的一个名字。柳柳是当年下乡的一拨里长得最漂亮的,从下乡开始就有很多人追求她,一直到回城她也没有看上哪个。当别人追求柳柳时,老孟,那时还叫小孟,只能在一边看着,他心里清楚,自己的长相和家庭都很普通,自认为非常普通的老孟在爱情面前注定只能是个看客。他亲眼看到一批又一批的男知青在追求柳柳的过程中纷纷败下阵来,直到回城以后,他才有了单独和柳柳见面的机会。

木材加工厂离柳柳上班的宾馆很近,两个人上班下班总能在马路上碰到。都在知青点待过,现在又相距很近地上班,每次碰到了,两个人都会从自行车上下来,说上三两句。俩人心平气和地推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走一走,心里是轻松的,也是愉悦的,城里的一草一木在他们的眼里都是美好的。

心情一好,就有可能生出许多浪漫的事。俩人一来二去地就好上了,这种结果大大出乎老孟的意料,他总感觉柳柳这朵鲜花插在了他这堆牛粪上。直到他们结婚,他实实在在地拥抱住柳柳时,他仍觉得一切竟是那么的不真实,他在心里千遍万遍地发过誓:一定要和柳柳过好日子。

不久,他们的儿子孟星出生了,一帆风顺的日子有了变化,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平静了,浪漫的生活就打了些折扣。这还不是事情的关键。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孟木材加工厂的生意开始有了上顿没下顿。改革开放了,大家都开始有了环保意识,木材不再可以乱砍乱伐,厂子就有些吃不饱,已经有工人陆续开始下岗了。老孟的日子便可想而知。

那会儿,许多人都在纷纷下海,红红火火地有了自己的生意,山水市也经常光顾一批又一批的广东商人。他们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像唱歌儿似的驻足于山水市的大小宾馆。

柳柳的不满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她所在的宾馆暂时还没有下岗的迹象,反而比以前的效益还好不少。拿着缩水工资的老孟就没那么幸运了,整日里苦着脸,上班下班都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柳柳就鼓动他下海做生意,柳柳是个思想很前卫的人,她希望自己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老孟却踏实得很,始终下不了决心,主要是他还没有想好自己能干什么,最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在厂子里上班最好。这是他从农村回城后,组织给他找的工作,他相信组织就跟相信自己一样。从那以后,他和柳柳就经常吵架,吵来吵去的结果是,柳柳不再愿意回家了,照顾儿子的重任就落到了老孟的肩上。好在老孟在厂子里也没事可干,晚来早走的也没人管,老孟就又当爹又当妈的,有时还干脆把儿子带到班上,认识老孟的人都说:老孟这男人不容易。

如果日子这么过下去,也还算是一种日子。然而,突然有一天,柳柳失踪了。老孟抱着孩子找到了宾馆经理,经理斜着眼睛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还是做老板好啊,有钱了就什么都有了。

后来,老孟才知道,自己的老婆柳柳,那个还算有些姿色的女人跟一个广东生意人跑了。虽然柳柳随人走了,可法律上他们还是夫妻。那些日子的老孟又气又恨,他想象过无数种整治柳柳的办法,在他的潜意识里,老婆柳柳迟早有一天是会回来的。事实上却是柳柳一直没有回来的迹象,儿子孟星一天大似一天,一直到老孟真的下岗,柳柳还是没有回来。从那一刻开始,老孟已经不恨柳柳了,他把儿子送到幼儿园,自己做了一名装修工人。干了一阵后,他又拉了一伙人,成立了装修队,磕磕绊绊地一直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