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总队长,你怎么哭了?(第2/3页)

驾驶员两班倒,石头和挖机大斗哐哐碰撞的声音,钻头打石头的声音,一公里外清晰可闻,大有一副要把石滩平推的架势。

除此以外,飞龙航空租用的那架米-26,中午从东北大兴安岭出发,回到哈尔滨短暂休整,飞往重庆。

记者也不断到达。

其实方淮并不讨厌记者。

虽然有时忙着不想搭理,但也不会有排斥,有空的时候,也会配合一下采访。

因为灾害现场有许多记者,代表着更大的关注,更大的支持,遇难人员及家属,也会得到更多的希望和照顾。

……

下午3点,鸡尾山旁轰地一声响,岩石堆上腾起巨大的黄色烟雾。

一次试探性的爆破,山体依然稳固。

方淮观察了一阵,从地上的一个包里找出一台标识着“监控组”的对讲机。

“各监控点,报告观测情况。”

“1号点正常。”

“2号点正常。”

……

“16号点,鸡尾山有零星碎石滑落,横裂面正常。”

方淮这才换了台对讲机,道:“清理小组,处理钻机工作面。”

说罢,手一挥,一台刚刚落地,组装完成的履带式钻机缓缓从身旁前进,往爆破点驶去。

“外围搜救组,暂时不要靠近鸡尾山150米范围,一小时后可能会进行二次爆破。”

“收到。”

直8的隆隆旋桨声接近,方淮抬头看了一眼,又换了一台对讲机。

“器材接应组,应该是空压机到了,目前暂时用不上,在平台上寻找合适位置堆放。”

“收到!”

方淮像个将军,又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鸡尾山如同一个大棋盘,任一位置的进展,在他心里清清楚楚,一千几百号人,在方淮包里的一堆对讲机调动下,马三进二,车四进五。

除了现场安排,还有周边隐患排查,群众撤离,山下堰塞湖里几万方的湖水,也被昨天晚上就开始安排上的消防管道几近抽干。

山下平台上的领导们听到周围不断响起的对讲机声皆来自于同一个人,都在赞叹其掌控能力。

大领导夸人,自不会像李云龙一般哈哈大笑着说一句“老子看你能当团长”,而是微微颔首,道:

“方淮……好名字。”

……

翌日。

外围搜救又发现3具遗体。

小雨淅淅沥沥,昨晚开始下个不停,武隆铁矿乡的上空,从早上8点到下午,除了中午亮了一小阵,基本是同一个半灰的天色,不见阳光。

飞机停飞半天了。

不过,该拉的器材装备,已经全部到了现场,甚至把油纸布都考虑好了,雨一下,左右的器材都蒙好了放在平台上。

但,山上那条裂缝经过一晚上的冲刷,似乎变得更大更长了。

下午,天阴了一会儿,没下雨,但时至3点,一声闷雷忽地从远处响起。

方淮站在开挖的峰顶观察了一会远方的乌云,叹了口气,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下面即将准备第四次爆破的山坳,拿起对讲机道:

“所有人,撤退至300米后的帐篷区,请指挥部的领导先出来,往后再撤100米,大风要来了,房子不安全。”

对讲机里一片“收到”。

但山坳下的有些不甘:“方指挥,第四次爆破马上可以开始了,不能等会?”

但方淮的话语声十分坚定。

“执行命令!最多十分钟,暴雨就要来了!伴有西南方向大风,把机器盖上,把现场的村民归拢归拢,赶紧后撤!”

……

十分钟后,所有人都沿着几条施工便道迅速下撤,到了帐篷区集结,领导们更是被请到了离鸡尾山三四百米外。

大家议论纷纷。

这天一看就要下大雨,气象局的同志也提前告知了。

本来今天中午就要停止施工的,但方淮说一时半会下不下来,大家愣是又干了两三个小时。

但说有西南风,大家是一点都没感觉到哇。

十分钟了,没感觉有风,雨也并没有下下来。

方淮却只顾着对着还没撤过来的一些人大喊:“搞快点!快!”

又几分钟,部队全部集结完毕,老百姓们也被安置到了部队后面,现场十分寂静,后面的领导们也没说话,静静盯着山上看。

但仍没有风雨。

全场充满了一种安静的质疑。

方淮心里多少也有点骂骂咧咧,刚才观云识天,明明看着乌云跟着西南风快速过来了,等靠近,又忽然慢了。

后面的气象局专家也终于开口了,为方淮解释了一句:

“强对流天气,一般突发于夏日午后,但偶然性极强,而且动力来源于地面不断吸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今天上午的预测就不太准,天比较阴,地面没有吸收足够的热辐射能量,所以之前我们的预测,也不一定准,小方同志或许被我们的预测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