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我要炸山!(第2/3页)

“县里面,安置的问题解决好没有?”

回答的人换成了同行的一位领导:“我们县里的50顶帐篷,300床棉被,食物,水源,电筒等用品,已经到位!我们准备就近设置三个安置点,把附近的400余名群众安置过去,由县里的徐县长专人负责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嗯……”市长点头,神色严肃道:“市里王局长下午就到了,政府也组织了武警和消防的官兵火速赶往这里!市政府要求你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分夺秒推进施救进度,挽救幸存者的生命!需要什么,市政府全力帮你们想办法解决!抢救工作,绝不懈怠!”

周围领导纷纷点头。

摄像机,也录下了整个对话。

而那位记者只是拿着话筒收音,一个问题都没问。

面对这样经常接受采访的领导,记者的工作比较省事,领导知道要说什么,他们只要录下来回去剪辑即可。

这段给全国人民的交代录制完毕,局长也心有默契地指着指挥部道:

“市长,我们疏散工作完成以后,已经借用农房建立临时现场指挥部!具体的救援调度问题,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还要向你汇报!”

“好!进去说!”

一干领导走了。

方淮也开始重新盯着那仍未能开展什么实际救援行动的大山,脑子里快速思考着对策。

大自然的力量,稍一发威,就是如此让人束手无策。

上方那条百米长度的大裂痕,玄而未塌,以至于让他到现在都不敢派人过去,光是边缘搜救,都是下面挖,上面继续滑,感觉有落不完的碎石,越救援就感觉越困难,几个小时过去,方淮现在甚至感觉,就算挖机来了,恐怕也只是多一点对抗的手段而已。

就是要开山,也得有条路让货车把这些石头搬走吧?

而且那下面,他让人试着在边缘位置往下掏了一下,挖了七八米,全是松散的新石新土,根本不晓得有多厚才能穿透到矿洞,可能上百米,甚至……几百米。

难啊。

约莫十几分钟,农房那边有个年轻人跑了过来。

“方队长!方队长!领导请你来一下!”

方淮答应了一声,小跑过去,到门口,门虚掩着,喊了一声:

“报告!”

“进来!”

农村人家,土瓦房,所谓客厅,就是一张炉子,几张座椅。

几个坐着,十来个站着,还得给记者机位腾个位置,显得有些拥挤。

不过方淮长得高,视线倒是一览无遗,刚进去,就见炉子边上,一个中年正拿着一份资料在汇报情况。

“根据我们现在收集到的情况,失踪人口来之前确定了,包含当地村民、移动基站工人、矿工、过路农民、过路教师,情况还在收集,可能还有,不过现在找到了6个。”

坐在正中的市长点点头,道:“嗯,刚才讲到这个堰塞湖,什么情况?”

局长立马招手:“哦,小方,小方!进来!”

方淮跻身进去,站定,敬了个礼:

“首长好!”

局长笑道:“小方,你很出名啊!我们两位总队长都知道你!”

方淮笑了笑:“谢谢首长关心!”

一位坐着的军装领导笑着开口了:

“身披八一勋章,不认识,很难啊!傅总队长一说,我就知道了,消防之光啊!你授功的时候,我也在下面看着呢!”

另一位傅总队长则是偏头看了看市长,聊家常般讲了起来:“BJ于局长打电话跟我说,已经派了一支就近的部队过来增援了,当时我还问了一下,是哪个支队?他说是一个中队!我还不满意呢,说这么大灾害,来个中队管啥用?于局长还笑我,说我不识货!还卖我的关子!看了一下外面的情况,又听王局长夸赞你们,我才晓得,是你来了!”

傅总说着,点起头来:“不错啊,确实不错,有点大将之风!我们总队的年轻干部,要好好向你学习!你的故事我听说过,唐家山堰塞湖,你可是处理得很好!怎么样,这个堰塞湖,没问题吧?”

方淮可是消防的,先期工作安排得好,傅总自然不吝夸赞。

旁边的摄像师也转过机位,给了方淮一个镜头。

方淮从来的时候就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讲起来,也自然自信:

“报告领导,堰塞湖肯定是个大问题,湖水目前的来源已经查清了,是和平沟的一条小河被阻断,目前形成了一个坝高100多米的堰塞湖,一旦水满,对周边的危害是相当大啊,不过目前蓄水量并不大,高位仅到七八米高。不过,一旦强降雨,蓄水速度会非常快。”

话刚落,旁边一位语气有些凝重地开口了。

“我们武隆气象局从下午5点收到通知就开始重点监测这个区域,情况很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