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总共五个字(第2/3页)

“天忽然转冷啊!小方,中队战士们的保暖措施做得怎么样?”

“市长,支队已经让天然气供暖了!我们班班都有暖气片,空调也有,很齐全!我们战士都说热得很呢!非要出来活动活动!这会儿还有几个在后院打乒乓球!”

“哦?”刘市长来了兴趣:“在哪?看看?”

郝秘书长笑着点头。

“看看吧。”

“这边。”方淮往后院一指,走到前面带路。

刘市长酷爱乒乓球,这是郝领导透露给方淮的信号。

方淮当即让人开着皮卡车,去支队拖了个台子回来,安在后院。

后院空旷,好谈话,也可以让领导们多待待,看看政府批的经费去了哪里。

入眼,是比几个月前广阔了不止三四倍的后院,仿佛到了这里,才真正进了二中队。

二号楼正在浇筑楼板,左右相隔150米的院墙也在堆砌。

“真大啊!”连郝领导都不住赞叹。

方淮点头,口吻像个专业导游:

“是,这是全省最大的消防中队,全国都排得上号。

我们的中队改造,现在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浇筑封顶工作月中就完成了,不过元旦,大楼就要开始装修。

我们计划整个投入使用,不能超过五月,市省两级政府大力投入,我们压力也很大。

元旦以后,我们中队就要进行人员的整体调整,开始多灾种的培训工作,争取完工即能开始运行全省大跨度的救灾工作。”

“昂,不错。”刘市长停下来,点点头:“我听郝领导提过,你们支队准备搞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救灾联动方案?我问了一下,为了你们张副市长已经牵头开了联席会议嘛,消防工作,我们一直是很支持的,还有什么困难?”

刘市长身为省会市长,跟郝领导级别相差其实并不太多,讲话也并不一直看郝领导的反应。

请他过来,郝领导是真心出了力的。

也正因为这份力,刘市长才直接开口问困难。

方淮闻言,直抒胸臆。

“市长,不能算是方案,而是系统,大应急联动系统,我们的想法,不是为了某一起,或某种类型灾害而做,是长效的联动机制,从消防系统来看,是一个市级单位的试点。

上次只是先期工作,为了不耽误信息系统建设的时间,才把一些跨时较长的数据收集工作先干起来。

要真正落实调动制度,确保信息建设有效,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动,恐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应急相关部门设置管理专员,至少要有副职领导分管救灾配合工作才行。

而且最终的落实,还需要市府联合省府,针对大应急方案,推动修改地方法,也就是消防条例,长效机制,要落实到地方法上。”

“嗯……”刘市长陷入了沉思,也是犹豫。

相关各行局分管,加上修法,哪怕是地方法,就已经是大事了。

此时,郝领导适时插了一句:

“对了,小方,你说改法已经找到了专家?”

“是的郝领导,叫曹刚,辽宁改法的负责人,业内资深人士,请他不容易,他还给我提出了条件,想参考我们的这套方案。”

俩人一来一回配合默契,说着方案的优越性。

辽宁都想参考。

刘市长听着,心里天平倾斜了一点。

不止是辽宁参考的问题,他能感觉到,郝领导已经详细看过了,而消防属于这位分管,郝领导如果同意,这事要多三分数。

但从方淮开口到现在不过一分钟,他自然不会这么快作出决定,这种事,至少是要市长会决定的,如果评估各行局单位的具体责任过多,可能还要上常委会才行。

“一会把具体的东西拿来,我帮你参考参考,郝领导,咱过去看看?”

刘市长指了指不远处火热朝天的乒乓球台。

这也是领导惯用的做法,一时不确定的事,就先顾左右而言他,拖一拖。

“好哇,走。”

郝领导一抬手,三人便往球台走去。

“喝!”

“嘿!”

“加油!”

方淮一走近,都想笑了。

这几个兄弟,很卖力啊。

打个乒乓球,打得呼儿哈啦的,低吼不断,旁边站着的还当起了啦啦队。

三人讲话声挺大,他们还装着强行看不见领导,眼睛瞟也不往这边瞟一下,“全神贯注”极了。

还是没经验,表演痕迹多少有点重了,看得领导们都有些发笑。

剧本明显没排细致。

“吭!”

方淮走到球台旁边两三米了,见几人还没动静,喉咙发出信号。

“哟!”张田旺浮夸地叫了一声。

几人动作终于停了,立正道。

“首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