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师承冯·诺依曼!(第2/3页)

“那,资源信息的调用权限,你说你想了……你是怎么规划的?”

在他看来,这一定是上级首长会问到的问题,这事不解决,一切都是妄想。

方淮却笑了笑。

“很简单,就四个字,发布,订阅。

数据的提供方按要求发布数据,使用方按需订阅数据。

各项数据虽然公开,却又绝对隔离,各单位,应有工作范围对应的数据调用权限,而且每条信息都得通过账号进行搜索订阅,不同权限,能调用的信息条数是有限的。

我想,一般每人每天不能调阅超过三至五条。

而且,上级纪律部门要设置信息督查办公室,对下级干部的账号订阅信息进行审查。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用高于权限的信息,和调用信息过多的,调用信息与职务范围不对称的,系统可以智能判定进行提示,要求当天提交报告,和所属部门首长签字。

在这套信息使用程序里,虽然不能杜绝信息泄密,但可以最大化保障信息泄密程度一定会低于从前,而且,信息调用记录对应到人,一旦发生泄密,可以最快速度缩小审查范围,找到泄密者。

这样一来,那么间谍的工作难度,可就要大大提高了,逃逸难度也大大增加,说不定还能震慑一些思想不坚定的人。

这套系统,我把它称为军事数据资源目录,它也是整个指挥系统的数据核心。”

江教授看着方淮,有些心悸。

他忽然感觉,自己作为“信息化”专家,琢磨了这么多年,却远不如这个年轻人理解得深刻。

这个方淮,能随口说出这么多让他震惊的东西,绝不是“拓展思维”这么简单,而是掌握了一整套先进思想。

他忍不住问道:“小方,你这些想法……师承何处?”

方淮听到这句话,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随口瞎编道:

“都是我在计算机专业学习时产生的构想,如何把计算机的能力运用到极致,是我决定报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时产生的想法。

要说有师承,那就是冯·诺伊曼吧,我不仅看完了他的计算机理论,也看完了他的结构博弈论。

游戏当中的数学模型,用来表达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游戏的原理。

各自的价值函数,提供参与者的价值最优化及行为决策。

这些理论,这都我构想的基础。”

冯诺依曼的一生,提出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博弈论理论无数,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研究领域横跨科学与哲学。

方淮的想法从何而起很难解释,不过,把一切推到一个死去的天才老头儿身上,带了点玄学,也足够让人自行脑补了。

“诶……”

江教授果然啧啧嘴儿,不再问了,只是感叹道:

“天才啊。”

武警罗校长更是有点焦急地看了看表,道:

“这俩人,怎么还没到?磨磨蹭蹭的!”

方淮不禁笑道:“罗校长,您别急,我这两天都在这儿,您要是真打算推动武警信息化系统建设,想法我倒是还有,我们可以合作,您随时叫我,我上门也行,我们部局领导给了我随时请假的权力。”

啧啧啧。

听听。

他们部局领导专门给他批假!

方淮这么一说,俩人更加坚信,这个小方,大概就是那种国家特殊人才。

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在消防?!

……

运动会,总共两天。

方淮的一套东西和他的聪慧,很快在三院领导之间传开了。

江教授更是通宵研究了一下冯·诺依曼,果不其然,在他一生的研究里,找到了诸多支撑这些构想的理论,从第二天早上开始,就开始跟陆军学院的领导宣称:这个小方,不得了!绝对是冯·诺依曼的真传弟子!

名气越大,能力越大啊。

冯·诺依曼这个死了50来年的伟大人物,竟然成了领导们正视方淮能力的强大背书。

方淮其实想把另一位“计算机之父”图灵也拉进来忽悠一下领导们,但师承这玩意儿要是多了,就算不上真传了。

算了,图灵的研究太过专精,还是老冯更能挡风挡雨一些。

院领导们也知道事情始末,更清楚这东西的重要性,有了陆军学院的专家强力认可,很快就在第二天下午,召集了讨论会。

而武警罗校长,也带来了一套专家组,四五个人。

这情况,吕部长一报告,陈校长能错过?

这本来就是咱的活儿好吧?

人也是咱的!

于是,陈校长一声令下,消防昆指有数的七八个具备系统开发能力的教员,全来了。

方淮也利用这一天时间,在技术资料上添加了一些软件开发的编程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