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还真叫一号?(第3/3页)

九班的更是精神炸裂,连金国焘都迟滞了一下。

我擦,他真叫1号??

宗教员都知道的1号?!

“……坐!”

大家都怀着满满的好奇坐下,要不是方淮在后面没人的独座,不少人现在就想凑过去问问,啥叫1号。

听着就很牛B啊!

可是,宗教员似乎没有兴趣解释,拿起手里的书翻看一下,就开始写板书。

火情评估。

这节课,是灭火战术课,火情评估,也是个重要的内容,四个黄字落于黑板,很快,大家不再看方淮,关注起了这堂课的内容。

宗教员又写下:

1、建筑结构

2、新型建筑材料

随后转身过来,粉笔丢到桌上,双手食指扣结,撑在桌上。

第一句,发问。

“在座的都是老消防员,可你们应该还没干过指挥员,谁能告诉我,火灾发生,第一处置中队的指挥员到场,应该先想哪几个问题?”

大家看向黑板,感觉答案已经在上面了,于是一些人跟着念。

“建筑结构,建筑材料……”

宗教员却摇头:“不要耍小聪明,这只是今天讲课的内容,给你们一分钟自由回答,如果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开始点名,每人两个答案,大家干了几年消防员,两个答案都想不到,别怪我不给学分。”

这话一出,下面沉寂。

连一些一上课就犯瞌睡的,也开始睁大了眼睛。

假的醒瞌睡:咖啡,茶,能量饮料。

真的醒瞌睡:上课,老师马上要点名。

这一刻,有的开始快速思考答案,也有的,气定神闲,是真正的概率学大师。

擦,慌毛,四十七个人,怎么可能点到我?

“报告,到达现场附近,观察沿路有没有供水消防栓!”

第一个回答者在几秒钟后出现,宗教员缓缓点头,但又点了点黑板:

“这个……算是吧,给个提示,和今天内容有关的,到场现场以后的火情评估。”

这下,大家明白了。

刚才没多少人回答,不是不懂火场,而是懂得太多了,一时不知道从哪里答起。

点明了主题,回答就有了方向。

“判断火势大小和确定被困人员情况,决定要不要成立攻坚组!”

“找到火源!”

“确定内攻时的分水器位置!”

“成立掩护组,进行门控!”

大家积极回答补充,让宗教员不断点头,但笑意里还藏着期待。

一分钟过去,约有十来个人回答了,大家也沉默下来,因为这些以前作为班长身份的学员们对火场的大致了解,都说出来了。

方淮也在翻书,找寻相关的内容,准备看看书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但,宗教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1号,你是叫……方淮对吧?你来说说。”

其他人顿时松气。

大家都说了个七七八八,再被叫到,也只能重复刚才的内容了。

方淮站起来,倒没有吃惊教员叫到自己,因为刚才这位教员看他的眼神,明显很感兴趣。

“报告,呃……我认为,一切火场因素,都要归结为火场三要素,空气,热量,可燃物,控制火灾,我们主要改变的,是其中的两个要素,空气和热量,除了抽离可移动的可燃物,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以改变空气和热量作为考量,至于具体行动,有很多,没有火场具体情况的描述,我无法回答。”

“嗯……”宗教员抱着手笑了笑,道:

“比较讨巧的回答,不过,我问的问题,你没有正面回答到位,我问的是第一处置中队指挥员到场,应该首先想哪些问题。

我还说了,要与火灾评估结合起来,那么,就是问你,指挥员应该从几个方面去评估一场火灾。

关于这个问题,是有相关理论的。

火情评估的战术要点,分为三个问题。”

宗教员讲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一、我有什么?(战术资源)

二、它要去哪里?(火势如何发展)

三、我该如何阻止它?(阻止火势蔓延)

随后,手在黑板上轻锤两下,对着方淮道:

“坐下吧,方淮同志,领导给我们教研组看过你的方案,让我们评估。

我看了,见解确实独到,可以说关于时代的发展,你很有先见,也充分利用了新时代的科技产物,但你的问题在于,理论体系不足,所以方案做得有些凌乱,没有指向性,所以,理论上的东西,我建议你还是少请假,好好在这里学习。

我们教研组,可以给你提供指导。”

这话一出,方淮的脸色一沉。

我靠,你想摘我的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