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看这个有啥用?(第2/3页)

方淮有点想笑。

他拼了命想多留几年基层,有的却朝思暮想去机关。

个人发展规划,很难以高尚论,只能说各有追求吧。

手里沉甸甸的一摞书,其实让方淮也有点焦虑。

妈的,时间太紧了,考核合格容易,优秀难啊,于副局让他科科满分,虽然只是开个玩笑,但他重生以来对自己的要求都是顶格,让他就奔着合格去,感觉有点太放纵自己了。

前段时间出了几个警,军功值攒了点,兑换女士发型又花了5点,现在68.3。

军功值越来越重要了,他还有很多规划得用到,不能乱花。

学习,好好学习。

提干班人少,金国焘可以倾诉的对象不多,刚才难免有点交浅言深,但看到方淮不再讲话,也没再说什么。

教学楼外面就挺宽,好几栋楼连在一起,实则里面是个环形设计,两边还有裙楼,进来之后感觉更大。

房间密集,像《功夫》里的猪笼寨。

他们区队有两个自习室,挨着的。

不过,里面的课桌板凳,简陋得让他回想起了90年代的小学时光。

后排居然还有一条连座无靠背的木板凳,坐得太靠边就能把另一边翘起来那种。

方淮在教室里选了个位置坐下来的时候,心里有种感觉。

要不等有钱了,让老头子来昆指捐点吧。

中国需要扶贫的,也不止是农村啊。

八中队的自习室,周围全是一堆看书连笔纸都不带的货,盯着书的脑袋一个个都摇摇欲坠,手里拿着的基本都是文科类书籍,他们的文化水平,也搞不懂理科。

方淮好歹知道学习的关键在于做题,所以拿起书的时候,是比较自信的,选择的书,也是这间自习室的禁区——物理和化学。

但没有10分钟,他就抬起头,望着前面的白墙,叹了口气。

来的时候,附近有没有书店来着?

妈的,记忆力再好,也想不起那些在睡梦中度过的课程啊!

换一本,换一本。

方淮在书垛子里翻了两下,看到那本封面是三个戴着不同颜色头盔的兵人的书,皱了皱眉,想起了什么,一边思考,一边把书抽了出来。

……

晚自习的时间,过得很快,一声铃响起,大家逃也似地集体收起书往桌上一放,快速起身。

“方淮,走了。”

金国焘怕方淮不懂规矩,专门喊了一声。

方淮一边翻书,一边写写划划,慢悠悠答道:

“哦……好,不用列队回去吧?”

“要延长自习时间的话,得跟中队长讲一声。”

方淮终于转头:“那你跟队长说一声行不行?我晚一节课回去,我认得路。”

这话一出,九班的集体好奇了。

大家都是学渣,最难受的就是上课,看书,要不是部队的纪律让他们必须来上自习,强行在这儿坐满时间,他们肯定不会来。

凭啥有人能看得津津有味,还要加钟?

金国焘背起手,慢慢靠近,其他五人也跟着后面凑到方淮跟前。

谁想,方淮竟然翻着那本军事指挥学,对着一场科索沃的战争案例,在作笔记。

一张白纸上,写满了划满圈的“资源”、“信息”、“紧急救援受限”,用线连接着“防毒洗消”、“处置突发事件”、“保护重点目标”、“预防次生灾害”等,又连接到了“提高组织效率”、“保障消防战斗力”。

纸上的东西,绕来绕去的,很复杂,像一本小说的图形大纲。

大家觉得好像很牛B,但又很无用。

“我靠,你读军事书?你要转去解放军啊。”金国焘先咂了咂嘴儿。

方淮扬了扬眉,用笔点了点纸中间的两个大字,抬头无语道:

“这俩字你不认识?西一凹,消,敷昂,防。”

金国焘嘴抖了抖:“就这俩字我认识,其他的是啥啊?”

方淮无语道:“这上面,有些东西你们应该知道吧?消防的战时职责,我们新兵的时候还背过呢,你不知道?”

金国焘一脸迷茫:“我都几年没带过新兵了,我哪知道?”

说罢,转头看向一个面相最老的。

“男人,你知道吗?”

“……好像是有,不太记得了。”

旁边一人看懂了一些,道:“你这是国内维稳吧,消防又不能出国,你这都是伪命题,谁能打到我们国土上来啊,真要来了,那都骑脸了,原子弹氢弹哐哐跟他们干了。”

方淮终于听到一个明白人的声音,不禁往后靠了一下,摸着后脑勺笑道:

“国家机器不是你想的这么运转的,要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真要这么说,武警存在的意义得少一半,武警对内,干两个恐怖分子,亡命徒,守监狱,需要养几十万武警部队?公安特警多招点,啥都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