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快反救援部队!(第2/4页)

其他复杂灾害呢?

消防这么多任务,地方政府政府消防队作为补充,不能光补充火灾啊!

而他方案里一些对社会监督的内容,参照的其实不是08年的消防法,而是21年,改制之后的。

关于法律约束的一些内容,他并没有以条款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以建议文章的方式写到了。

所涉颇多。

有消防从业人员维护设施,保养检测,执业人员资格,落实到人制,也有对营业情况不符要求部分的深化整改。

简单来说,更细了。

甚至,对公共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开业)的检查流程都进行了一些简化,比如使用承诺制,对建设和使用到位进行消防检查内容详细告知,建用双方签署承诺书后,可以先许可,再审查,大大减少开业卡壳带来的损失。

但加大了处罚力度,一旦承诺,却未通过后续检查,与承诺内容不符的,罚款和停业整顿日期就要加量,而且要对建设单位追责。

但要成立申诉机构,不能说不符合就不符合,得有凭证,有具体条款指导。

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防卡人家脖子的权力,能够过关的企业,不要被繁琐的审核流程伤害经营积极性,但也对有想蒙混过关的单位加强了威慑。

这些东西,其实是很深的,只是陈局长也并没有太细的看下去,只是粗略查看了一下,陈局长也不信,一个消防的年轻小子,能够把法律条款都制订齐整了。

否则,他会更加震撼。

当然,现在已经足够震撼了。

在场的,即使不论军衔,也不乏消防系统公认的理论家。

但也是各有各的专业,一专多能。

一顿好看啊。

还好,一上午,也就考两个科目,下一个救助技术综合操,时长和准备时间都不短,每个队伍至少占用七八分钟,还得慢慢排队,方淮也不急,站在旁边,等着解答领导的疑问。

这三份资料,却囊括了「消」的体能,技能训练,和「防」的社会力量整合,甚至还有「法」的部分。

给于副局的资料是比较成熟的,是他本来就准备上报的,一份是对技能的训练,一份是对体能的训练。

技能训练,那是大家的本职,方淮如今也是行家,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人质疑,只是默默地看。

体能,有三个国家教练的背书,大家也没有胡乱发问。

但给陈局的大应急资料,只是个初稿,很多东西没有解释太清楚,于是很快就有了问话。

“你说的这个大应急体系……要完全依赖我们的指挥中心系统进行协调?现在的科技水平能达到吗?”

方淮笑了笑,自信道:

“完全没问题,别的不说,就说咱们的企业,搞运输的顺丰,已经完全进入信息化阶段,并且,将于明年开始搭建数字化系统,人、货、车、场,他们的数字化要求,其实要比方案里使用的数据量要大很多。

企业都能做到,我们更不会有问题。

虽然无法达到智能处理,还需要人来分析,但咱们各支队指挥中心同样有人,上面还有全勤指挥部,将灾害细化分级,通知相关企业部门协作的事,只需要一次完全的系统升级就能做到。

软件方面,咱们国家不缺人,也不缺相关技术,国内就能完全解决。

唯一的技术难点,是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录入。

与其说是技术,还不如说是当地政府的授权和配合程度,当然,如果是消防法里涉及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权力,要求配合。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且,要企业和部门按期上报资料进行更新。

这套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以后,如果咱们国家的智能技术一旦成型,那就更强了,利用采集的数据,升级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判断,提供最优搭配。

什么样的灾害,可能需要哪些专业部门,企业的指导,甚至通过录入的专家资料,判断谁最适合到达现场进行指导救灾,甚至根据录入的现场信息和出警信息进行分析。

咱们现在的辖区六熟悉,作为电脑信息的补充。

这样,能够极大提高命令准确下达速度,也就是变相提高了响应速度,而且,能够降低基层指挥员的错误率。”

一番话,让一些领导投来赞赏的同时,也让一些思想较为传统的领导拿下帽子,抠起了脑壳。

“这个灾害现场瞬息万变,电脑这么憨的东西,能起作用?”

方淮听到这个问题,张口就答:

“数据,是要养的,越养,就越好用,电脑的优势在于能记住人类无法想象的数据,而且进行飞速计算。

现在傻,是因为数据不够,就跟孩子学习一样,数据越多它越聪明,因为它的判断根据越来越多了,应对一件事的方法,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