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个修心的地方(第2/3页)

第二天,大家跟他们轻装跑了一趟山上的26处古建筑群,58座寺庙,2000多处碑碣石刻,便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泰山中队虽是主场,但真爬不过培训班的。

由于要检查重点单位,培训班的人释放了负重,那是彻底放飞了,一直冲在前面。

中队很多人冲不过他们,跑得气喘吁吁,不过脸上的表情,气定神闲。

中天门到南天门3000多级盘道,岱顶两公里的台阶,十公里的环山公路,就是他们的天然训练场,他们的家。

这里除了攀登,医疗,和少数森林灭火装备,几乎啥都没有。

中队的队员都笑着说“在这里,人就是最万能的装备”。

一到出警,培训班的就开始有点焦灼了。

这里的游客,不乏刁蛮无理之人,跟他们一起出过几次警,跑了几千级石阶,结果发现只是个有着刁难要求的游客,也许是不想爬了,也许是想让他们带瓶水,有的晚上爬得害怕了,想让他们带个路。

夸张。

你特么害怕晚上走山路,你上来干啥呢?

遇到这些人,培训班的大家都是有点想骂娘的。

但是中队战士们,依然心平气和,有时耐心解释不能报假警,有时看到体力实在耗尽的,也会把他们抬下山,还拍着他们肩膀说,忍忍吧。

培训班的成员没一个想忍的。

连方淮都忍不住了,说:“骂啊?这种人能惯着?以后工作怎么干?”

一个二期士官却笑呵呵道:“你们不知道我们一天要面对多少人,我们就是活在景区里的,这都是游客,天天来的人都不一样,你骂不完的,有时候想想也确实可怜,没紧急的警,就帮帮他们。”

那种和煦态度,让他们感觉到,这特么才是消防服务人民的典范。

一帮人在这神山待了这许多年,都修出道心了。

他们也会急,在遇到警出不过来,还有人报假警的时候。

但大多时候,风轻云淡。

就是这么一支中队,为消防赢得了盛誉。

大家看过他们的荣誉室,那些荣誉,大多可不是消防给的,是部里,省里,市里给的。

还有一些被救群众托人,或者自己重新爬上巍峨高山,给他们送来的锦旗,多得那小小荣誉室都挂不下,只能叠好锁在柜子里。

大家都是荣誉满身的人,但泰山中队的战士和他们,是在两条路上修道。

一个修心道,一个修肉身道。

到底什么是荣誉,是部队的褒奖,还是人民的认可?

他们的荣誉室,应该就是答案吧。

一个上层认可的榜样近在眼前,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影响的。

这三天,方淮的价值观在这里重塑,反观自己以前的心态,虽然一样愿意救民于水火,但对于一些无知小人,一直是唾弃的。

他对于部分群众,是带着心态的,并没有这么心平气和,说不定哪天真有人惹毛了他,他就能脱了军装,打他一顿。

这一部分,他应该不算个好的战士。

中国军队背景下的好战士。

第三天,面对群众时,他明显耐心了许多,虽然不是有求必应,但他也没再把一些人当作蠢人,能够不带太多目的的耐心跟他们解释两句。

贵州总队的比武赛场化解了他前世的孤独,让他学会团结,此刻的泰山,冲淡了他前世的一些郁郁不得志,便习惯性埋怨别人蠢笨的戾气。

许多人,都是如此。

胡培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给他们过多体验的时间,便准备带他们离开这里。

这里的精神,是要学的,但不必过度反思,他带他们来见道,不是让他们修道。

在他眼里,军人的锐气,也很重要。

7月25日的下午四点半,所有人打上背包,在泰山中队那条长长的走廊上集合。

泰山中队的战士们也集合,欢送这群体能变态到让他们咋舌的兵。

“胡中队,感谢你!咱们学了不少啊!”

孙队长跟胡培洲敬了个军礼,这几天,他已经知道了这帮人的来历,对他们的敬佩,同样不少。

而且人家把教案都给他们学习,还让人上手演示教导,是真心帮助。

胡培洲淡淡笑着还了个礼,手指扫了扫集合的部下。

“不必客气,他们也跟你们学了不少。”

但,又添了一句真的不太客气的话。

“你们的荣誉太多,确实震撼了我,但赛场荣誉还太少,我带来这些人,都是各级赛场上的尖子,希望你们加强各项训练,以后能在全国赛场上,看到你们中队的身影。”

孙队长一时有些尴尬:“……条件有限,有心无力啊。”

胡培洲扬起嘴角笑了笑:“山下山岳大队不是有吗?肯想办法,条件总会有的,这种条件下练出的兵王,才更让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