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洲影壁墙(第2/3页)

方淮看着大家的笑容,忽然觉得中队有这个开心果队长也挺好的,忍不住大声调侃道:“叶队,你家住几楼?带我去,请我吃顿饭,我帮你翻进去!”

叶加洪抬手就比了个中指,但看到周围人来人往的,又放下了。

……

九洲体育馆内领饭。

安置办的工作人员很热情,给了他们很大的照顾。

灾民们发的都是方便食品,给他们发的,是热腾腾的盒饭。

里面竟然还有鸡腿。

特勤战士们虽然很饿,却都没好意思吃,纷纷拿着盒饭,要和周围的受灾群众们换,但没有一个人同意换他们的,还要往他们的菜里加火腿肠。

这身消防的衣服,在这里,受到了所有人的特殊照顾,很多人要上来往他们兜里塞本地的娇子烟,他们简直躲避不及,只好端着盒饭往体育馆外面走,去外面站着吃。

这种被照顾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又感动,又羞愧。

至于羞愧什么,他们也不知道。

或许是因为他们穿了这身衣服,却没法变成超人,把所有的人都救出来吧。

老百姓对他们的期望,和他们的自我期望,其实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愧对百姓,但其实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们就是天神下凡。

哪有这样的部队,愿意用命换命。

现在都传开了,映秀,北川,那些无人愿意靠近的危险道路,绿军装们进去的时候,像是下饺子。

新闻上开了专题,说唐家山堰塞湖多么庞大,多么危险,将要淹了绵阳,可能造成百万群众遭受洪灾时,大家的心刚提起来,结果主持人说,已经有部队冒险进入,把堰塞湖炸了。

节目上描述唐家山爆破的过程,惊心动魄,800勇士背着炸药进险山,从两三百米的高山上拉着绳子往下跳,惊险过程,不亚于跳伞的15名勇士。

方淮现在要是说他参与了唐家山堰塞湖的爆破,现在周围的老百姓,工作人员,恐怕能把他的大背包都塞满骄子烟,泸州酒,北川苔子茶,平武核桃,涪城麦冬,崭山米枣……

前几天,北川那压抑的地方待久了,当地的太多老百姓陷入了绝望之中,真的压抑了一些人性的光辉。

而且在那里,老百姓也缺衣少粮,大多是部队在照顾老百姓。

而到了这里,就又反过来了,包括那些来自北川的受灾群众,都在尝试把自己有限的物资给他们。

军民鱼水情,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反哺中,无限地壮大。

方淮一路躲着老百姓的馈赠出来,到了馆外,只图安静吃饭。

还真的有一处安静的地儿。

人,却很多。

那是一幅巨大的雕刻墙,旁边写了字,叫影壁墙。

本应该是一副挺好看的雕刻墙,但现在,却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纸张。

有一个男人,还在拿着胶水,往边上贴一张寻母启事。

方淮凑近,聚精会神看了看,边上都是这样的寻人启事,但中间,都是统一的名单。

那些名单上写着一个个名字,震前的工作(学习)地,居住地址,震后收容在哪个地方。

看了一下,他也看明白了。

这些,应该就是震区救出来的幸存者,可能因为伤势送往就医,也可能震后被政府或者军队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安置,贴了这个名单,方便亲人寻找。

那些名字,太小,太多,茫茫至少几千个,许多人只能在上面摸索着一个个往下看。

许多名字,都被摸黑,摸得模糊了。

一些人把名单摸到了头,也没有发现自己亲人的名字,就捂着脸默默哭一会,随后又回到名单的起始处,重新摸一遍。

这面墙,起码承载着几千个希望。

周围的人,大都聚精会神看着那名单,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却很小。

像极了早读课临时抱佛脚背诵老师要抽查的课文的学生,大家虽然都很着急,也尽量互不打扰。

方淮的旁边,一个女人,也在一张纸一张纸的往下摸着那名单。

“李……”

“孙……”

“刘。”

忽然,她的手,定格了。

那女人,盯着手指的一处,看了半天。

方淮看过去,是个女孩的名字,平武县的,现在安置于绵阳的一所中学。

女人的嘴巴忽然张大,发出了沙哑的“啊”声,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双手高高举起,就要蓄力大叫。

突然。

一个男人的手肘,从女人的背后伸了后来,紧紧地扼住了女人的喉咙,猛地夹住她就往外拖!

方淮都被吓到了。

抢劫?众目睽睽的,不可能吧?

家暴?

他不禁端着盒饭跟了出去。

只见那男人恶狠狠地把女人夹出了人群,直接把她放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