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这就是北川(第2/3页)

这些士兵从小长大,都没见过什么尸体,但这里的小孩,眼看那灰扑扑的脸上有着深深的泪痕,看到尸体的眼神,却已经麻木了。

沿路过来,见得最多的表情就是哭,其次就是麻木,士兵们深有体会,不能想,想就得想到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甚至遥远得不得了的小学班主任,这要是自己的家乡,他们大概全都埋在下面。

周边的人,得有多痛苦。

中国最大的人文关怀,乃是儒家思想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最大的脆弱和最大的坚强,都是共情。

不能想,想就得哭。

解放军要是都哭了,整个城得哭出一条河。

他们选择麻木。

“张慧芳!”

“雯雯……”

“周文全!”

听着满街寻亲者的呼喊过来,看到大塑料棚子盖着的菜市场时,方淮全身最脆弱的泪腺已经受不了,还好有口罩掩盖,只是擦了擦眼,便再次恢复了救援状态。

“把那些棚子先拆了再找!”方淮指着那大塑料棚下了命令,随后率先走进了那堆残砖废料。

菜场是个街上的凹处,临着好几栋居民楼,现在能隐约看到地基,但楼梯跨到这里,已经把这里盖住了,至于几米外的楼怎么垮到这菜场上面的,很难想象,反正听说幼儿园整个楼被地震往前推了20米才倒地。

不过塑料大棚子一些在砖里,一些在瓦上,半掩盖着这里。

这里站着等亲人的也不少,见他们停下来要动手,马上冲上来一堆人,大多是男人,分享着他们的故事。

“我媳妇儿,带起娃儿来这儿买菜,失踪了……”

“我妈那天说下午要做鱼……”

“我姑妈……我就这一个姑妈了,你们帮我找找,找找啊……”

谁说的男人不脆弱,一个个哭得稀里哗啦的。

一些确定没有了直系亲人的,渴望能顺着血脉线络里找到离自己最近的人,这样,以后怀念自己的直系亲人时,好歹不孤独,还有人可念叨。

还能剩下些亲切,不至于让自己的情感完全麻木。

“不要吵,不要靠近!找得到任何一个,我们都会救!”

方淮稳住内心的麻木,压制着情绪,大喊着,同时领着大家迅速把雨棚给打开,丢到街上,让里面的味道散出来一些,才开始搜救。

有搜寻过的痕迹。

一些砖头上,还有血迹,人已经不见了。

前几天搜救很混乱,不知道是部队来过,还是居民自发的搜救。

但总归是让他们心里沉重。

搜过的地方,再想出奇迹,就难了。

但,寻尸竟然如此的简单,仅仅二十分钟,就开始有发现了。

第一个从里翻出的,是个没穿衣服,系着围裙的胖男人。

听到喊“有人”,方淮窜上前,看那男人眼睛圆睁,嘴巴半张着侧躺在地,像是被憋死的。

旁边还有个女人,也露头了。

方淮招呼着两名解放军战士道:“找块布,去旁边楼拆两块门板来抬人!”

这死相也太夸张了,舌头都在外面,肚子没穿衣服,也看到了明显的发鼓,多看两眼,真的睡不着。

周围的解放军也不想跟他对视,转身,开始刨那个死相好点的阿姨。

好歹是僵直的,僵直,说明死了不久。

就怕遇到已经软化了的。

这会是他们接下来三天会遇到的大问题,尸体死亡时间长了,超过三天,里面的微生物分解内脏血肉产生气体,就会出现内部膨胀,出现“巨人观”,甚至“鲸爆”。

这种情况,在这两天越来越严重了,所以大家都不太想去拖尸体。

但方淮来的路上,就在给大家做心理建设。

遇到遇难了的,得抬,抬出去,一步步清理干净,才好找活人。

“救出一个人,就是救出了一家人。”

方淮再次念叨着,周围的人听到了,速度也在骤然加快。

在这里,能打败恐惧的,只有爱。

……

一个下午,清理出来12具遗体。

他们,又给负责掩埋的部队增添了几分艰难。

5点50,有人过来通知集合。

这里的指挥部强制规定,12点,6点钟,得在河边广场上集结,休息半小时,吃饭。

因为前几天需要救援的人太多了,到处都是求救的声音,要是遇到有人就不吃饭,那战士们根本就吃不了饭,也没有力气继续施救。

但从昨天起,规定改了,找到活人,可以推迟吃饭。

方淮没有找到活人,只能去吃饭。

队伍里,多了个半大男孩,名字叫杨先明。

他因为喜欢上网,不愿意做饭而和母亲吵嘴,跑出家,到附近空地发呆,地震发生后,他逃命到县城外的加油站露宿,他爸妈是卖菜为生,地震这几天,他来找了很多趟了,脚已经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