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飞一样……卡裆的感觉!(第2/3页)

旁边的一名工作人员戴着氧气面罩上来,对他们做了个“X”的手势。

“里面火太大了!你们进不去!”

两名战士顿时明白了什么。

专门安排了个人在这儿禁止通行,里面大概率有情况。

其中一个拿出对讲机道:

“队长队长,十楼有一处无法侦查的明火火场,疑似有人被困。”

此时,对讲机又响了起来:“队长,十二楼也有!”

“七楼也有。”

“八楼走廊尽头也有个房间门口有人在,我们疏散的时候,他说里面有大火!”

“其他楼层,还有这种情况吗?”

“没有。”

“低楼层好像都没有。”

……

楼外,2频道响起。

“报告指挥部,一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处安全楼梯。

现场发现多名被困人员,有的已经昏迷,有大量亡人,七,八,十一,十二楼有高温火场,暂时无法进入侦查。”

特勤二中队的听到这声音,都知道,表演任务来了。

曹毅在车上骂了一声:

“不是说真实模拟吗?还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

旁边的郝成斌不禁笑道:“领导都来了,这些科目,该展示还得展示嘛。”

说着,指了指车前面:

“参谋长来了,去领任务吧。”

……

五分钟后,特勤二中队全员下车集合待命。

曹毅回头看了看大楼,随后有些无语道:

“何志军,方淮!”

“到!”

“你们俩,和一中队的何顺,刘寿林,迅速到达天台,使用绳索缓降,坐膝悬垂,进入火场勘查。

方淮,你去10楼左侧,何志军到8楼左侧。

表演……不是,缓降过程,尽量整齐一点,市领导在楼下。”

方淮有些憋笑:“是!”

“严肃点!”

“是!”

“一班,二班,过来,我给你们安排内攻任务!特勤班,抢险班,你们负责救人!”

“是!”

……

任务虽重,但不甚严肃。

演习,本就跟真正的火灾有很大区别,真正的楼层大火,怎敢使用缓降进行侦查,无非是使用这种方式,让演习变得好看些罢了。

不过,方淮和何志军从大楼右边的楼梯上楼时,还是感觉到了支队这次的认真。

上楼过程中,时不时就有烟。

而且,还是那种十分呛人的烟,还有油烟。

一些地方,还有穿着迷彩服的观察员捂着鼻子,拿着摄像机记录。

俩人赶紧佩戴了空呼,奔跑上楼,显示出一些着急。

负责保护的郝成斌,赵金成也跟了上来。

沿路,听到下面沿楼梯铺设水带上来的叮玲哐啷声,还有催促声:

“快快快!搞什么?磨磨唧唧的!”

再往上,疏散下楼的员工们,却伴随着一阵温和的声音:

“靠右靠右,慢一点,慢一点,楼梯陡峭,注意安全!”

双重反差,显示着截然不同的待遇。

方淮和何志军推开天台门时,到处都是迷彩服。

有拿相机的,有负责照看油池的,没有穿战斗服的,都是服务人员。

大多是支队机关的。

大概也都知道他们是来搞缓降的,都一脸好奇地盯着他们。

刘寿林他们也从另一个安全通道大门上来了。

方淮脱下面罩,关了空呼,到处寻找适合缓降挂绳的地点。

“绑这个铁柱上吧!”何志军那边已经找到了地方。

“行!”方淮答应了一声,就从包里抽出一条准备好的四米绳,开始打坐膝悬垂的保护结。

这年头,条件不行,搞这种科目,中队还没有普及安全背带,收到的指令,也是使用绳套进行坐膝悬垂。

就是用绳子在身上打一个穿裆的腰结保护套,以作保护。

安全背带是大面积承力的,而绳套保护,保护的力量几乎都落到了腰和后臀根的穿裆绳上。

为什么下降的过程要把身体放平一些呢?

就是不想裆部承受太大的力。

绳子绑的地方,宁愿绑得靠下面一点,要是绑得太靠近大腿根,下来时,绳子一紧……

酸爽。

当然,也因为没有全身型的安全背带,垂直倒立下是搞不了了,绳套的保护,只能是自裆和腰而上的保护,如果倒立下降,身体很容易脱套。

绑完以后,两个中队负责保护的班长们也上来了。

他们主要是负责盯紧安全绳绑定的地方,别出问题。

郝成斌帮忙检查了一下保护绳,没有发现问题,随后拍了拍方淮的肩膀:

“一会飞慢点!”

方淮也有了些兴奋,看了看几位准备得差不多的班长,摩拳擦掌,等待指令。

很快,天台上的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军官手里对讲机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