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江郎才尽(第4/5页)

……

时间一晃,12月18号,许鑫重新在满大街都是圣诞树的雪夜回到了柏林。

他到的时候,是下午5点多。

也就是天朝时间的19号凌晨。

他刚到饭店,给妻子报了个平安,杨蜜那边就来了一条消息:

“我看完了。”

今天,是冯导那部电影《私人订制》的首映。

这姐姐也不知道抽哪门子风,拉着刘知诗去看首映了。

许鑫看了下时间。

心说可不,凌晨2点多……电影肯定是结束了。

于是问道:

“感觉怎么样?”

冯导的这部电影,他其实没太关注。

或者说,如今的西北圈已经过了看着京圈风向来摇摆的阶段了。

今年几乎说是垄断的成绩,让他们压根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恰恰相反,现在所有人想上映什么电影的时候,得看他们的脸色。

所以,他就知道这部电影的宣传投入不少,回国那几天,他接受了各种广告轰炸,华义似乎想要在年底狠狠的拉一波股价,向示人宣告“乌鲁克依旧存在”。

但对他而言,这种事情就很无所谓了。

而他的问题发过去后,杨蜜回馈的是一段语音。

“emmm……怎么和你说呢。

挺有意思的。挺欢乐的一个片子,有点类似“好梦一日游”那种,嬉笑怒骂,荒腔走板。

但问题是……嘻嘻哈哈之后,也就那样了。

能看,但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贺岁片,没仇没怨,我也乐了。但王硕那种嬉笑怒骂的风格,不知道为什么,给我的感觉有点老。

就特别老套,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我在《私人订制》里看过,《甲方乙方》里也看过……总之,就感觉换汤不换药。葛忧还是那个葛忧,他还是那个他,没啥变化。

而且……里面的植入广告多到丧心病狂啊,基本上五分钟就一个广告。好家伙,难怪他们说这片子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回本了。单是这些广告就得多少钱?

反正这就是我的观点……这电影……能看,嘻嘻哈哈的,挺有意思。可……就跟白开水一样……哦对。

我当时看完后,跟诗诗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贴切。

冯导,江郎才尽了。”

这是杨蜜语音里的内容。

而听着她最后那句“江郎才尽”……许鑫的脸上无悲也无喜。

只是有种理所应当的既视感。

他之前看《私人订制2》的时候,就和杨蜜提起来过,他感觉“冯氏幽默”已经出不来什么新东西了。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家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喜欢的那种“引领”式的幽默,盖棺定论一般的意见领袖风格,确实也不适合这个时代。

更何况……

按照老头的说法,一代电影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第五代……其实已经很难再创作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了。

要是还能创作……那要第六代干什么?要新生代的人又有什么用?

导演、故事剧本、乃至电影内容,其实都是时代当下最直观的反馈。第五代电影人的地位,是第五代电影的受众给抬起来的。

现在的观众其实不一定认。

甚至,第五代的困境在许鑫看来,是因为他们的成就太高了。

成就高,那么观众理所应当的会认为,他们的电影是“大师之作”。抱着学习、观摩、乃至想要接受到震撼的心态去电影院观看。

结果发现其实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

那种落差感,是很强的。

老头平时自己也自嘲,说什么……他再也拍不出红高粱了。甚至断言,如果他根据现在人的口味拍出来了一个故事,放别的导演那,可能观众不会说什么,但放到他这,观众肯定会骂街。

许鑫也觉得有道理。

宗师嘛。

平常不出手。

一出手,没让看客看到那两袖青蛇剑开天门,那你算什么宗师?

可问题是宗师也是人。

英雄迟暮,美人白头。

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而从这一点上,老头和冯导,在他看来是一类人。

老头呢……喜欢电影,爱极了电影。

想拍,爱拍。

不管什么样的电影,不管自己擅长不擅长,都想试试。

他就属于那种……

别人吃个东西,觉得接受不了,就不吃了,再吃就得死。

可他一听……啥玩意?这玩意吃了会死?

那我得尝尝。

老头是属于这一类人。

而冯导呢……在许鑫看来,其实更像是被后面的推手推着往前走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累了,想歇歇。

从那部《1942》就能看出来,他不甘于把自己困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