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他乡遇故(第3/5页)

《约翰·威克》的特效镜头还在制作。

本来打算明年上半年筹备,下半年启动的项目《捉妖记》现如今七哥怀孕了,他也只能暂时搁置。

都不是什么急的事情。

但他还是习惯性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去敲打。

一点点的完善着心目中的故事。

哦对,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他得搞定自己的博士论文。

这次的论文是结业论文,他的题目已经想好了,叫做《电影视觉-空间建构下的潜意识表象特征控制》。

这次没有什么像之前那种预测未来市场啊,或者行业调研一类的。

而是回归到了身为一个导演最基本的职业水准。

人家都说他善于利用镜头语言来营造氛围美学……甚至网络上还有许多关于他的电影拉片。比如解构某一幕电影,他到底是什么用意,或者如何表达角色心境等等。

但说实话……有的对,有的则是错误百出。

这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镜头语言的理解其实是有所误区的。

一些喜欢较真的观影人总是把目光局限在幕布之上,却忽略了空间的搭配。

他们总是在想导演这个道具表达了什么,这段片段在喻示着什么……却忽略掉了整个空间的层次感,以及被启发的潜意识里那种表达出来的沉浸感。

他接受观众可以这么猜想。

但自己的学生不行。

因为现在他看的一些片子里,已经发现了一些苗头。那就是好多年轻的导演会刻意的把某种浅显的表达,变得深奥。

比如表达一个人很生气。

你直接怼脸特写不就完了?

让观众看到他的青筋暴起,目眦欲裂,或者是面目狰狞……

诶,偏不。

给一个背影,然后背景上面放着什么代表愤怒的红色花瓶,或者是气球,再搭配个“呐喊”的海报等等……

形而上学。

学而无用。

看的他那叫一个蛋疼。

电影自然是一门技术活,但潜意识的表达该怎么控制,却是一门艺术上的暧昧距离。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受自己的影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导演喜欢“内敛”的演员,然后依靠各种道具的暗示表达人物心情。

这种简直就是扯淡。

一味的玩深奥,其实就像是不好好说大白话转而满口之乎者也一样。

没必要。

所以他发现了这个苗头后,就诞生了写一篇教大家如何分清潜意识与表征、该怎么解构在什么时候用镜头语言,什么时候直接“怼脸拍”的论文。

这论文或许不具备什么前瞻性。

但……

如果能帮助一些导演拨开云雾,别去钻牛角尖,天天去搞那种形似神连神的妈妈都不认识的东西,那比一些带着前瞻性思想的论文要强的太多了。

他不仅仅只是一个想用这篇论文结业的博士生。

还是一名有些名气和地位的导演。

是新生代导演里面的领军人物。

总是要起到一些带头作用的。

确实,好的电影大师,他们的拍摄风格就会有人去模仿。

但许鑫不觉得自己是大师。

他只是个不想和别人一起摆烂,甚至比他们还烂的导演而已。

……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来到了快1点,因为时差的缘故,已经有些困意的苏萌出现在房门口。

等许鑫打开门后,送来了一份午餐。

“许哥,你要的特制土耳其烤肉咖喱扫撒TACO。”

许鑫点点头接了过来。

别看这几个卷饼名字听上去不太正经,又是土耳其又是印度墨西哥的……但这家菜他和杨蜜吃过,味道很好。

而他正一边吃着,一边看着电视里面的足球节目时候,手机响了一声。

许鑫一开始也没多琢磨,听着微信叮叮咣咣的动静,就瞄了一眼。

结果发来信息的人名后,愣了下。

【大鹏-董城鹏】

本山老师那个徒弟?

他一口把饼全都塞到了嘴里,擦了擦手后,打开了手机。

俩人上一次聊天,其实还挺近的。

中秋节的时候,大鹏给发过一次祝福短信。

这几乎都是必备“课程”。

这消息其实没啥用,甚至还可以群发,但不能没有。

逢年过节,许鑫那工作微信就跟密集轰炸似的,一条接着一条。

他倒无所谓,但苏萌却是最烦的。

他那工作微信人可是不少。

大鹏:

“许导,您是不是已经到柏林了?”

许鑫有些纳闷。

他来柏林……虽然谈不上啥秘密。

但俩人的交情显然没到推心置腹的地步。

他问这话就问的有些蹊跷。

不过许鑫也没瞒他,直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