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怯懦(第4/5页)

“……”

郭凡这下无语了。

他自然没那么傻,觉得许导说的几千是人民币。

只是在惊讶……

都说窥一斑而见全豹。

作为一名导演,眼下这张照片不就是最恰当的比喻么?

正想着,他就听许鑫继续说道:

“而这才只是冰山一角。剧组选道具的时候,我也跟着去了……横店那边的道具仓库虽然也有,也挺大……但好莱坞这边更大。他们会细分出不同种类、不同年代的道具,可能十年,就是一个跨度。并且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能完美的规避掉版权方面,你想用到的东西,大到狮身人面像,小到一枚怀表……都在那边。那~~~么大的仓库,一间公司就有三五个……”

“……”

许鑫说。

郭凡听。

这是他第一次来好莱坞。

没见过的东西多了去了。

而一桌人也都能明白为什么许鑫会把这些单独拉出来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电影,其实只是整个工业体系最后的一环。

而在它之前,是无数如同零件一样的环节,一环扣一环的流水线。

这些流水线,才是好莱坞真正的核心。

两名导演并没有过多交流电影。

而是一人说,一人听。

说的人尽可能的把他的所见所闻都说出来,让听的人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以及它们的生产能力。

听的人不一定要从中学习到什么。

但至少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运作的就够了。

有些东西……

就像是种子。

会被一阵风不经意间吹起,被裹挟着,落入到一片荒芜的土壤之中。

生根,发芽。

只不过……

在种子没出芽之前,谁也察觉不到而已。

……

吃完饭,刘一菲就回酒店休息了。

明天剧组开拍后,就是她的戏份,得养足精神才行。

不过嘛……还是那句话。

她的戏份是真的少,只要状态不差,可能一天就能拍完。

小寡妇上坟嘛。

所以,她不用全程跟着许鑫,导演的活她又不懂,做好演员的就行。并且她也得想想上午的时候俩人在电梯里的对话。

自己这心态,似乎确实有些问题。

学习……她确实好就没有在《山楂树》准备阶段的那股劲头了。

而许鑫把她和吴琪琪送回去后,车里就剩下了仨人。

往回去走的路上,忽然郭凡主动说了一句:

“许导,有个事想和您聊聊。”

“说呗。”

听到这话,郭凡犹豫了一下后,才说道:

“现在……好多外面的投资商都在找我。”

“?”

许鑫扭头瞥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肯定的。第一部戏就这么火,顺带还带火了一个题材,找你的人少了才不正常。”

说着,他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问道:

“拿不定主意?”

他以为郭凡问的是他自己能不能单独去接外面的活。

这种事情西影厂自然不阻拦,更何况厂里也没本事把一个导演完全限制死在厂里面。那和京圈就没啥区别了。

打个招呼,想拍就拍呗。

郭凡只是在艺创中心的俱乐部里,又不是签了什么卖身契。

可谁知郭凡却给出了一个肯定但却意料之外的答案:

“嗯,确实有些犹豫……我不想拍这个题材了。”

“……?”

许鑫一愣。

这才反应过来他的“拿不定主意”不是说要不要去外面接工作,而是他不想继续拍青春片题材了。

于是,他问道:

“怎么想的。说说。”

“就是……觉得没意思。许导,我今年都31了。如果说《致青春》算是我对青春的致敬,我才特别想要拍出来。可致敬完青春,我觉得……至少对我自己而言,已经没什么遗憾了。但现在好多人都在找我,要给我投资,希望我能继续拍下去。”

“《致青春》第二部?”

“不不不,全新的故事。也都是青春片……”

说到这,郭凡忽然自嘲一笑:

“说来奇怪,包括我媳妇也问过我,到底怎么拍出来这么高的票房的……可问题是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包括旅游卫视,也希望我回去指导一下工作……但我心里却特别虚。甚至如果这片子扑街了,我反倒心里踏实了。要是小赚,我会沾沾自喜……但它忽然七个多亿的票房,我现在都不敢出门见人,觉得自己不配……可问题找我的人太多了。”

许鑫一阵无语的问道:

“合计着半天,你来我这,是来躲清静了?”

“没,真不是。您可别误会……我是真觉得自己不配。许导,您知道么,现在好多投资商把分红已经给我开到了百分之8了。总票房的百分之8,我邮箱里少说现在有一百五十部这种题材的剧本。而这些故事……咋说呢,大差不差,基本上都是弥补青春遗憾的类型。可问题是我现在都不敢碰,一来是我自己都没遗憾了,别人的遗憾我有些无从下手。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