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嗷呜~~~(第2/5页)

“呃……”

张驿愣了愣,笑着表达了感谢。

紧接着,这俩大妈又盯上了刘知诗。

同样是合影完了之后,一个德国大妈很违反德国人那种冷静克制、内敛的性格,双手捧着刘知诗的脸说了好一大通。

“她说你在电影里的表现很棒,很遗憾‘夏’没有迎来自己的爱情。但她特别喜欢影片最后,你看到了春拿到了孩子的结果后,那一幕情绪的突然转换。从陪孩子的笑,变成哭的那一段,是她影片里觉得最心酸,也是最感动的一幕。你是个很棒的演员,希望每年都能在柏林看到你。只要是你的电影,她一定会去支持的。”

“……”

这话,其他人听来,其实是对诗诗的夸奖。

可……不知道为什么,刘知诗听到这话后眼眶就红了。

情绪来的非常突然。

同样毫无征兆。

但……一瞬间,她的双眸就变得水润了起来。

狠狠地给了这俩德国老姐姐一个拥抱后,好像她才是粉丝一样,对着俩姐姐好一通感谢。

而等送别了俩人后,许鑫问道:

“没事吧?”

“……没事呀。”

仿佛刚才的眼眶通红是错觉一样,刘知诗摇了摇头。

但却没说其他的。

反倒弄的大家有些不理解,不理解她怎么仅仅是因为一句夸奖就成了这样。

但她不说,大家也不多问,直接走进了咖啡馆。

……

“我感觉诗诗这些天压力挺大的。”

“咋?”

杨蜜放下了提着的四个礼品盒子。

一边问,一边吐槽了一句:

“你说你啥时候能别跟个孩子似的?第一次见你师妹,你这个当师哥的一点见面礼不拿说得过去?”

“我不也没多想么……再说,我能拿啥?我不是姬无命他弟弟,姬无力么?”

“……”

杨蜜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他在玩什么破梗。

哭笑不得的说道:

“你不说,我都忘记当时《武林外传》的大BOSS是他了……谐音梗要扣钱的。”

“哈哈~”

郎朗看了一眼这四个礼盒,问道:

“拿的什么?”

“两套汝瓷,两盒正山小种。正山小种是许鑫之前奥运会认识的厂家做的,当时被选定成了奥运会食堂饮品提供商,味道特别好。这两年我都不送老班章,改送他家的了。汝瓷是天青釉。世博会,汝瓷不是被选定为国礼么,许鑫就留了做这批国礼的厂家电话。我直接订了两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国礼,到时候我再多给你准备几套,你要是去看你老师,你送这个绝对不丢人。”

“谢谢妈。”

“……”

杨蜜已经对这称呼免疫了。

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说道:

“走吧?下午没什么事,你带我转转去。”

“行啊,走。”

“你刚才说诗诗压力大是咋回事啊?”

“因为电影呗。”

俩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房间。

郎朗说道:

“七哥的《西游降魔》不是爆了么?”

“嗯。”

“这次我们来的时候,我俩挨着闲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忽然聊起来票房的事情了。聊你出演的电影票房、聊肥姐的,还聊七哥的票房……她没明说,但我看得出来。你想啊,这周围朋友,大家都是演员,你和肥姐姑且不提,连七哥都靠一部《33天》一部《大话西游》爆了……可唯独她在电影上可以说是毫无见树。

甚至说句夸张点的话,哪怕这次《烈日灼心》大火,可最佳女主角上面……都不用评审团看,咱们几个自己对比,你也比她强太多太多。肥姐就更别提了,《山楂树》最多算开胃菜,《完美》的情况摆在这呢……要是你,你急不急?”

“……”

杨蜜无言以对。

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毕竟她已经拿到了足以证明演技的荣誉。

至少在国内时如此。

“奖”的作用其实就是如此。

对观众而言,是一种“提升”。

而对演员自身来讲,是一种肯定。

肯定之后,也就那么回事了。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不少,获奖感言更是越来越敷衍。至于要说这些奖杯有啥用,可能唯一一个作用就是充公公家那一墙面的展柜了吧……

但诗诗确实还没拿过什么重量级的奖项。

《步步惊心》的大火,火的并非是她的演技,所以带给她的也多是关于人气方面的奖项。

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方面,她真的还挺空白的。

而对于大儿子的话,她给出的回复也只能是:

“慢慢来呗。她今年还有一部《我想和你好好的》要上,许鑫看了那剧本,觉得还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