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工业巅峰的冰山一角(第2/4页)

在停车场下车后,本来只是随意打量了一眼指示牌,想看看往哪走的许鑫,看着自己面前指示牌上那两个四方块的建筑俯视图,彻底傻眼了。

“走呀。”

不解其意的杨蜜见他没动地方,还催促了一句。

这大清早的,可够冷的。

可许鑫听到这话后,却跟看到了什么恐怖事物一样,扭头对杨蜜问道:

“四万八千五百……FT是平方英尺的简写,对吧?”

“对啊。咋了?”

杨蜜有些纳闷。

然后就看到自家老公跟见了鬼一样,指着那块指示牌说道:

“你来看。”

“?”

带着疑惑,杨蜜折返了回来,看了一眼,也傻眼了。

俯视图上,整个松林制片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方块。

那些一看就是摄影棚。并且数量还不少。

但如果光是这些也不至于让杨蜜有多意外,因为松林电影制片厂在世界影史上面都很出名,每个北影的学生只要世界影史这一科不算太差,都会知道这个名字。

它是一家英国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34年,是世界范围内,目前仅存的古老电影制片厂之一。

而一座老牌电影厂在多伦多的分部,就凭借多伦多这边对于电影拍摄的税收优惠,多弄点摄影棚没任何毛病。

真正让她傻眼的……是那两块与周围的小方块极度不协调的大方块。

做个比喻,如果说那些小方块相当于一寸照片的话。这两个大方块……大的就跟拍立得一样。

虽然夸张了些……但真就这么夸张!

并且,这块指示牌上,每一个小方块还都有着“XXX.FT”的数字。

那是那些摄影棚的面积。

而那两个跟拍立得一样的大方块上的数字分别是:48500.FT、48000.FT。

杨蜜用自己贫瘠的数学换算能力算了算,结结巴巴的跟许鑫来了句:

“1比10.7……四千五百平?”

是的。

两个四千五百平的摄影棚,“出现”在二人眼前。

而这个尺寸,是三分之二标准足球场的尺寸。

当然了,这个比喻乍一看好像没多大……甚至国内随随便便一个商场,占地面积都不止这么点。

但要知道,这是摄影棚。

用来拍电影用的摄影棚。

西影厂的一号摄影棚是整个厂区内最大的摄影棚,占地面积990平方米。

横店那边,乃至全国最大的摄影棚,位于横店影视城内摄影棚产业园区内,面积是1600平方米。

而好莱坞那边,最出名的7号摄影棚,才1300平方不到。

可现在,俩人看着那两个大方块上面的数字,都震惊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许鑫不自觉的就在想……四千五百平米的摄影棚,他得怎么用?

或者说,他得拍个什么样题材的电影,才能“物尽其用”?

而这个问题自诞生开始,得到的答案却是“无”。

因为他想不到。

也不能这么说。

应该说,他目前手里的剧本也好,或者未来的展望也好,目前,都达不到他能开启一座四千五百平米摄影棚的“资格”。

而得不到答案之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绝望感。

抛开电影一切艺术性不提,就单说技术方面……四千五百平的摄影棚被设计出来的那一刻,一定代表着它拥有着潜在的客户,客户需要用到,所以才被设计出来。

而能动用这中规模摄影棚的电影……

从投资、到人员配备、再到背后所代表的工业体系……

连一部变形金刚都打不过的华语电影……

这时,他听到了妻子的话语:

“哥哥……”

“嗯?”

“我们……任重而道远呀!”

“……”

许鑫一愣。

目光之中的种种情绪开始退却。

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

他摸了摸兜,从里面掏出了手机。

“咔嚓”一声,把面前的俯视图给拍了下来。

接着对妻子点点头:

“没错,任重而道远!”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但……我相信,咱们能赶得上!”

就在刚才,妻子的话如同阳光,驱散了他内心所有的阴影。

无数前人,已经帮他们这些后进之人完成了从0到1的最艰难起步。

他可以被眼前的规模所震撼,但绝对不能绝望!

对不起祖宗!

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他愈发坚定的点点头:

“迟早赶得上!”

……

“嘿,这是你的工作证。凭借它,你能出入一号、五号、六号三座摄影棚。不过,请你遵守剧组和片场的规则,不要给演员带来麻烦。”

“当然,感谢你。”

许鑫礼貌道谢,把代表着《环太平洋》工作人员的工作证挂在了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