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一封邮件(第3/5页)

“死亡的那种?”

听到张娇的话,许鑫点点头:

“没错。然后表情定格,摄影机会给你的面部特写……”

“明白了许哥。”

“嗯。”

和她说完,许鑫又跟李平东沟通了一下机位问题。

而这段,他依旧会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在故事的开头,除了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外,是还存在第四个人的。

也就是那个摔入水库之中的人影。

一会儿,摄影机会从床下往床上拍。

因为光线打到了这边,摄影机中会出现一圈圈的光晕。

看起来会很模糊。

而正是这种光晕散开的失焦模糊之中,伴随着张娇手臂的忽然垂落,会造成一种瞬发的冲击感。

一开始,光会挤压笼罩在摄影机上的手臂产生一种不规则的,类似抽象派或者后现代主义的那种扭曲线条。

并且因为是黑白的滤镜,这种线条会很“扭曲”,根本分辨不清是什么。

像是群魔乱舞,又像是阴影滋生。

然后,伴随着手臂垂落到提前对焦好的画面中,这种不规则的线条会迅速变成一只手臂的黑影。

这种自然垂落下的光影,速度会很快,很突然。

在视觉上给人带来一种“嘭”的既视感。

然后,他在这里会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剪辑出一幕摄影机在水底,对着水面拍摄的“第四人”落水的镜头。

明明上一帧还是手臂的阴影,可下一刻,就变成了水里的人形。

人形依旧会很模糊,并且上面的太阳和在水底拍摄的摄影机会形成反射效应。

在搭配上那种重物入水的“咕噜”声,以及反射效应之下,水底镜头中太阳那照耀水面时的反光。

在他的脑子里,这一幕画面会很震撼。

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贯穿始终,让整个场景虽然发生在不同时间,但却演绎在同一时空中,整个画面推进的节奏感会异常紧凑。

同时,他在这里的配乐理念则是一种绝对的静谧。

只要音效,不要任何杂音。

同时底色要一种隐隐约约类似耳鸣一样的轰鸣声。

紧接着,才是女孩的脸部特写,以及代表时间流逝的光影。

打在女孩静止不动的手掌之中的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点点移动,直至消失。

一动不动,彻底死亡。

在灭门这一整段戏之中,所有的光影,角度,在这种设计之下,全都打到了高度的统一。

它代表了时间,空间,物质的三位一体。

在开场,就奠定下了“烈日灼心”影片名的前面两个字。

烈日之下,阴影祟生,菩萨倒坐,众生执迷,不肯回头。

这是他身为导演对镜头的设计与想法。

通过张娇、李平东,潘立军等剧组所有人的手来实现。

他构思的成熟。

并且在剧组代表了权威。

每一个命令,都会被彻底的贯彻与实施。

而作为张娇的“助理”,今天并没有她戏份的刘知诗全程把许鑫这一段拍的内容给看完了之后,对于许鑫拍摄的画面,说老实话,她既视感并没有那么强。

当然了,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单一的片段并不足以支撑起这段开场剧情片段的全貌。

还是要依靠后期的剪辑手法。

她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娇娇那。

说老实话……

娇娇拍的……很自然。

在张娇拍戏时,她就一直在代入。

把自己代入到娇娇的情绪里。

裸戏……

虽然不是真的裸。

但她也是第一次。

说不害羞是不可能的。

可看完娇娇拍的内容后,忽然间,她有了一种感觉。

无论是眼里半分情欲都看不到的许鑫,亦或者是一片镇定从容的李平东……

大家都是在为电影服务着。

自己心里也不应该在有什么畏缩的情绪了。

别的不提,娇娇穿的是裤衩。

自己还穿裤子呢。

带着这种心态,很快,张娇的戏,在许鑫出色的调度下,全部拍摄完成。

总共也就半小时不到。

接下来,该辛小丰登楼,以及三人组逃跑的戏了。

继续布置片场,而“杀青”了的张娇则重新披上了浴袍,跟着刘知诗一起回到了化妆间里更衣。

而看着开始换衣服的张娇,刘知诗想了想,问道:

“娇娇,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诗诗姐,你觉得我表现的好吗?”

看着面露忐忑的女孩,刘知诗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我觉得特别棒!”

张娇脸上露出了一种……错愕的神色。

随即,这股错愕立刻变成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嗯!那我就放心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