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新生(第3/5页)

他一路绕到了研修院,把车停在了于珍给他弄的车位上面。

从杨蜜给他买的一盒新口罩里抽出了一只,一边戴,一边嘀咕了一句:

“怎么还是黑的?”

这会才8点出头,影剧院那边的开学典礼是9点半,他没直接去,而是直奔大学区的教学楼。

于老师是带研究生不假,但更多的工作还是作为导演系的教导主任在做。

而一路上,因为带着口罩的缘故,也没人把他认出来。

“安全”抵达教学楼,上了楼,敲响了于珍的办公室门。

“进。”

听到了里面的声音,许鑫推开门,同时摘了口罩。

“嘿嘿,于老师。”

“来啦。”

看到是许鑫,于珍笑着招招手。

“大导演来我这有何贵干?”

“……我能说个指导工作吗?”

于珍干脆翻了个白眼:

“瞎贫什么?”

说完把一份资料放到了桌子上:

“给,自己看。”

“唔……”

许鑫走过去一瞧,这才发现,上面是一些学生资料。

田雨生,男,汉族,出生日期1983年3月16日,2005级中央戏剧学院本科毕业……

一开始还没什么,可看到“个人作品”这一栏赫然有个“《人在囧途》”的时候,许鑫愣了:

“《人在囧途》的编剧?……05年毕业?现在才考研究生?”

“嗯。”

于珍点点头:

“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但确实,他是今年报到我这的。”

“和我一届的同学呗?”

“对。因为有郭凡他们,这一届我不打算带太多人。今年的研究生方向我挑的都是一些有实际影视导演经验的人。算上你,今年我就带四个。”

听到这话,许鑫又翻了一页。

“斤……玉坤?”

“那念忻!XIN!!”

于珍瞬间就无语了。

“你个大导演怎么连字都认不得?”

“……噢,对对对。”

许鑫恍然大悟:

“XZ的XIN。想起来了,就在太原上面……”

说着,他看向了对方的个人履历,发现这人竟然是西安地方台的人。

“地方台?进修班出来的?”

“对。08年的进修班,成绩还不错,在加上我看他在西影厂和西安台都有工作经验,还很丰富。虽然成绩不拔尖,但我还是给要过来了。”

于珍这句话一说,许鑫就明白了意思。

这话……咋说呢。

往师生情谊上说,是于老师的择生情况侧重于西北人。但要说的再偏向一些,许鑫在帮她“开宗立派”,那么她的反馈就是并非原意的“任人唯亲”。

这孩子是西北出身,还和西影厂和西安台有联系,那么就算成绩不拔尖,她也愿意带。

于是点点头继续往下翻:

“毕贛……是念GAN,对吧?”

“……”

于珍已经不想搭理他了,直接说道:

“山影出来的。他的老师我认识,知道报北影的时候,给我打了个电话。我看了下他在学校创作的作品……虽然粗糙,但有点贾章柯的味道。还不错……这仨人的成绩其实都不算拔尖,但都是那种很有自己想法的人。”

“明白了。那一股脑的都丢《33天》里面吧?”

“……”

这话许鑫说的很随意。

可于珍却觉得很古怪。

你好歹也刚拿了威尼斯的最佳导演……帮老师走后门能不能别那么明显?

咋味道那么奇怪呢?

不过她也不反对,因为她自己找了这仨人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给许鑫预备的。

西影厂要的是有自己想法的导演,要的是值得培养的青年军。

这三个孩子,尤其是最后那个叫毕贛的孩子……她真觉得很不错。

虽然可能在商业性上面受众不够……但话又说回来。一个导演从入行开始就区分商业和艺术片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误区。

你要拍的是适合你的东西。

能贯穿你自己思路的东西。

这才是导演被赋予灵魂的意义所在。

所以比起那些乍一看简历很完美,可却千篇一律,不是什么“给XX公益组织拍过广告”或者“多么多么丰富的XX学校生活”,她更看重的是和自己这个弟子气质相符的人。

不盲目,不盲从。

有自己的想法。

而这种幼苗种子,只要放到合适的土壤,一定能结出来……不敢说美丽,但至少会有自己特色的花朵。

于是说道:

“多接触接触,我能教的只是学术上的东西,实践要靠他们自己,人品要靠其他人去品。”

“我懂。”

许鑫再次点头:

“那这次干脆我就直接带走吧。明天我就去魔都,带着他们仨,刚好和郭凡他们也都碰一碰……就当另类的开学典礼了呗。您留个作业,让他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