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谈话的艺术(第3/4页)

可自己算是大导演么?

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

在唐人,大导演永远只有李国利一个人。

而她和导演团的导演接触的作品,其实都是一两千万的造价。

再高,公司怕亏本,就会请李导出山了。

可你在瞧瞧人家……

制作费两千一百万连还价都懒得还。

同意,同意,还是同意。

哪怕她为了防止对方误会,还特意说了“这是不包括演员片酬的造价”,蜜蜜也没半分犹豫。

除却厚道与信任之外,对林钰芬而言,其实就只有四个字了:

“财大气粗。”

再加上眼前杨蜜这段话的佐证……

里外里就给她一个印象。

真……真粗啊。

而杨蜜呢,继续开始彰显自己公司的优势:

“但我光屯没用啊,找不到人使。你知道《甄嬛传》我求了郑导多久,他才同意拍的么?”

“……多久?”

林钰芬是知道《甄嬛传》的。

梁冰凝主演嘛。

剧还没拍,在筹备中,可网络上的热度已经不小了。

而作为电视剧导演,她更理解“郑小龙”这三个字的分量。

那是正儿八经的大导演。

然后就见杨蜜竖起了5根手指:

“5个月。整整五个月……”

她这话其实说的也没毛病。

怀孕7个月时候在地摊上看到了这本书,买了版权,然后坐完大月子出来找郑导谈……

这不正好五个月么。

在商言商,不算欺骗。

“我把好话赖话都说尽了,郑导才答应我。然后问了我一个很精髓的问题:女主角谁来演?”

“……”

林钰芬看着忽然摊手的杨蜜,反应过来她动作的含义后,哭笑不得:

“你没时间?”

“没有啊,我现在还背着王佳卫的债呢。今年4月份进组,到现在,电影进度不到三分之一。”

“……”

“最后,求爷爷告奶奶的,我找到了冰冰姐。一听我有难处,冰冰姐才答应演的这部戏。所以你瞧……林导,我现在的困境是什么?一,我没人,二,我没导演,我穷的就剩钱啦……我赚的、我老公赚的……你知道么,他比我还过分。他有一张奥运会的工资卡,定的是一个月六千多……他从奥运会开始到现在都结束二年了,那卡里的工资都还没花完……”

其实这里要是许鑫在场,连他都得夸一句,媳妇在这种不打机锋,不用揣摩意思的聊天氛围中,节奏感是真的强。

不急、不徐。

乍一看是在聊天,可实际上就跟那开屏的孔雀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展露着自己的羽毛。

偏偏,她没有炫耀,而是通过一种家长里短的聊天方式,把这一切都藏在了看似琐碎的友人闲谈之中。

在林钰芬好奇为什么许鑫会那么节省钱的时候,杨蜜通过“他抽烟是从家里拿,喝茅台也是从家里拿”过渡到了“我老公公家里有几个矿,还有个房地产公司”巴拉巴拉的……

用一种并不炫耀的方式,展现出了自己的财力。

然后呢,话题还能绕回来。

“所以您瞧,我现在是真明白了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不然《步步惊心》也不用托这么久。实在是我也不认识别人,电视剧领域,我们公司就是一片空白的,要是有个跟李导一样的人,能来我们这当定海神针……那我非把人家供起来不可……”

图穷,匕没现。

话不能说的太透太明白。

展露出来意思就得了。

“我们这缺人。”

“我们这有钱。”

“这名额先到先得。”

三种意思,乍一看其实三句话就能交代清楚。

可话却不能这么直来直去的说。

用句文绉绉的话来讲:

“不雅。”

而且,目的性太强。

要真是谈公事,大家就亲兄弟明算账,可那样的关系难免有份疏远。

所以,把这一场交易,变成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更符合谈话聊天的艺术。

而这样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关系与友谊,也会更牢固一些。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后,林钰芬流露出了愕然与思考的模样。

不过她同样没考虑太久。

显然她也知道不合适。

只是顺理成章的举起了杯子……

此刻气氛上佳,不去想那些名利之事当好。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杨蜜终于逮住个机会,顺理成章的问道:

“林导,话说这戏的男女主角你考虑好了没?”

“……”

提起这个,笑了一晚上的林钰芬露出了愁容。

“别提了……唉。”

“……怎么了这是?”

杨蜜有些纳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