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国内的月亮比国外圆(第4/5页)

亦或者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团队?

好,就算你有稳定的工作团队……别说七千了,就按照五千人来算吧。小许,从工作人员,到审核、接待等等一系列的各个部门,整个电影节就像是一个精确运转的机器。

每天要安排放映单元,场次协调,收取门票……一系列的操作就算他们能得心应手,可一年,我们也就举办一次。

这种固定的工作团队在平常该怎么去养他们?5000人就算一个月两千块的工资,那也是一千万的支出。

一年12个月,那就是1.2亿。而你付出了1.2亿,却只有10天的工作时间……你把它当成一份生意,这笔生意你会做么?”

“要是志愿者呢?”

回忆着自己在中传经历的那一幕幕,许鑫下意识的来了一句。

“……”

田双河一愣:

“志愿者?”

然后他就无语了:

“几千名志愿者……你把这当什么?奥运会吗?”

“奥运会的志愿者可比这人多多了。”

许鑫吐槽了一句。

田双河哭笑不得:

“喔?这么说我倒忘了,坐我面前的可是咱们奥运会的大内总管嘛……”

“……嘿嘿。”

许鑫尬笑了一声,接着就听田双河叹了口气:

“唉……所以说,能搞。确实能搞……甚至,你的来意我明白。现在也确实是个好时候,咱们省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只要电影节得到省里支持,那么人力与场地场馆这些,其实都好协调。

也能用这个噱头,吸引游客来到西安来拉动经济……甚至,那些电影门票之类的预售,也能跟现在的歌星演唱会似的,弄个什么套票……乍一看前景真的很美好。但是……”

说到这,田双河满眼遗憾:

“你可以回顾一下三大的历史。他们作为电影艺术界的至高殿堂,在一开始的规模可没有那么大。人家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过来的。一点点发展,一点点的成熟。从大家摸索,到有了一个成熟的经验团队,最后老带新那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们真正差的地方,在这,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但只要弄下去,路总能走得通的,对吧?”

“……?”

许鑫这话一出口,田双河就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是自己没说明白么?

还是……

然后就听许鑫说道:

“田总,我是这么想的……您看啊,首先,第一点,您刚才说的什么受不受国外认可之类的。我觉得是角度咱俩出现了偏差……您不是看过我的采访么?”

“嗯。”

“我觉得不一定事事都要和国际接轨。”

许鑫摆手,语气异常坚定:

“因为我想到的这个点子的初衷,其实就是它可以结合咱们厂那吸收新鲜血液的需求。我承认,老厂长有大智慧。但时代不同了……您说的困难,那是第五代的诉求。可在我这……”

他满眼无辜的一摊手:

“外国人认不认可,跟我没关系啊。就像是我的采访里说的那样,我只负责拍电影,而电影拍好了,名利自然就会到来。

我就没考虑过什么国际电影节之类的……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我是先要在国内站住脚,接着才一步一步拓宽到国外。咱们得自己人先认可,认可咱们的含金量,认可咱们的艺术性,接着才去考虑国外人……

换句话来讲,你国外认可不认可有啥用,票房还是我们自己人在这撑着。

想过来玩,欢迎。不想玩就拉倒呗……

我们这一代导演可没第五代那么重的艺术包袱。说起来,这也是我在这次参加的电影展上获得的灵感。国外咋样,在我看来是无所谓的事情。我们得先学会做好自己,这才是我的想法。”

“唔……”

这下,田双河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

“不和国际接轨?”

“有必要吗?您自己都说,国外的东西不见得适合咱。不是么?……搞个电影节,哪怕小一点,但却贴合咱们的主题,做最纯粹的电影相关的东西。

旅游经济也好,名气也罢……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们至少得让人知道……哪怕以后第二波煤老板进场了,圈子受到冲击,变成了谁都不认识的模样。可至少有那么一小撮人,还在用最真挚的情感,认认真真去做电影。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当着领头羊的面,后进的青年血脉诉说着自己斩钉截铁的观点。

领头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式,但这绝对不是错误,而是一种认知习惯。

可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

领头羊的经验诚然宝贵,可新人更想活出自己的一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