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第4/5页)

“那些武林规矩……动笔之前,我心里有个大概。可开始写之后,却发现,好多二姥爷跟我说的事情,一些江湖见闻,明明就在我的脑子里。我听过,想过,甚至几年前还在琢磨。可现在却忽然忘了……想不起来了……”

“……”

在许鑫的无语中,他指了指脑子:

“真的是岁数大了。还不到40岁,这记忆力就不行了。”

今年已经37岁的“年轻人”难掩失落。

仿佛那个少年就在昨日。

可蓦然回首,却是雾里看花的梦幻泡影。

再也看不到,摸不着了。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要是平时,处于理智状态下的许鑫听到这话,可能会笑着安慰一句“回去多吃点六味地黄丸,啥都有了”之类的玩笑话。

因为他知道,谁都会变老。

英雄迟暮,美人白头。

很正常。

而以行业从业者而言,他认为如果一部电影在开始创作时,就已经被赋予了某些大于故事性的因素,那这剧本无疑是失败的。

大家看电影,重要的不是看导演表达了什么。

而是首先要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就好像很多人一提起来《菊次郎的夏天》,会想起久石让的那首夏天名曲。

但如果因为这个曲子,去看北野武的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的最初观感是一部很古怪的公路片。

尤其是北野武的演技。

那种面瘫的演技方法和拙劣的台词,在搭配一些荒唐的情节,会看的你怀疑人生。

但第二遍在慢慢看,就会发现观感好了很多。

可这种需要细品的电影,在票房上通常是炸裂的。

扑街的。

在许鑫这……虽然不觉得对方是失败的,可也谈不上什么喜欢。

电影的一切都不应该逃离故事性这一绝对原则。

先拍一个好故事。

至于想在故事里寄托什么,那就让那些看完,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再去慢慢品吧。

连一个故事都拍不好的导演,先回去修炼修炼基本功比较好。

这是他在平时的观点。

可是,这会儿喝了酒。

人喝了酒,就容易冲动。

更何况他曾经还梦见过自己喝酒把人打成了植物人……

他懂老徐的意思。

也明白他想给这一代人,留下那些民国里的“二先生”、“李书文”、“宫猴子”的贴近真实的,可以供后辈佐证、参考的痕迹。

人活一世几十年,要是能留给这个世界一些什么。

怎么想,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于是,在理智都没反应过来时,他的潜意识,默默的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一,我有钱吗?

二,我缺钱吗?

三,我花钱杨蜜会生气吗?

这三个问题,甚至都没在他脑子里转过。

在潜意识给出了回答后,看着老徐那惆怅的模样,他轻笑着说道:

“那这事儿还不简单?想找投资,找我就行了。我给你投。”

“……”

徐浩锋一愣。

看了许鑫一眼后,直接翻了个白眼:

“拉倒吧。今天找你喝酒,是闲聊来的,又不是找你拉投资赞助的。你这么说,这顿酒我还怎么喝?”

“哈哈~”

许鑫哈哈一笑,语气轻松:

“怎么就不能喝了?你这电影,我王多鱼投了。”

“……谁?”

徐浩锋又懵了:

“王……什么鱼?”

“……啊?”

许鑫也一愣:

“什么?”

“……你刚才说的啊,这电影你王多鱼投了。王多鱼是谁?”

“啊……?”

连自己都不清楚怎么就冒出来这么一句的许鑫挠了挠头:

“我也不知道,就随口来了一句。但意思就是这意思,你就按照你想弄的思路走呗,这剧本我给你投。”

“行了行了,这个话题不聊了。”

徐浩锋摇摇头。

自始至终,他都从来没有过来拉投资的想法。

今天是话赶话的聊到这了。

才说出来自己这两年才刚刚诞生的愿望。

虽然小许这拍板就给自己投的做法,相当仗义,让他满心的感动。

可问题是……他是真不能这么做。

人家光明磊落,自己也不能藏半点小心思。

更何况,剧本在哪他都不知道。

这些东西只是目前他心里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连真正的剧本故事他都没想好呢。

而见他不想聊,许鑫也不强迫,只是借着酒劲再次许下了诺言:

“反正你看,这剧本你要想拍,我就投。票房或者投资、回报啥的都无所谓的事情。你的观念很对,重要的是能留下一些什么,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功夫。哪怕……它并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