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学不来的天赋(第2/4页)

7天时间又减少了一天。

啊!!

什么啊!!!!

你干~~~嘛~~~~~~

无语的她在凳子上强忍着扭来扭曲闹罢工的情绪,无可奈何的说道:

“是什么剧?要拍多久?”

《怪侠一枝梅》的拍摄时间是45天到50天左右。

忙完估计得六月份了。

这又是个什么神仙剧本?

我想休息……我想喝酒……想度假呀!!!

蜜蜜还说今年邀请我去那什么……朗朗日?

好像是这么个节日吧?

据说是去迈阿密,可以享受阳光、沙滩……以及昏天暗地没羞没臊的休假生活!

我好想出去玩呀!!!!

李敏念的声音响起:

“这我也不清楚,公司没细说,反正还有两天,到那边不就知道了。”

“这……行吧。”

为了早日脱离“刘一菲表妹”的名头。

嗯!

拼了!

给自己做完心理建设的她再次变得活力十足。

不过……

她的心底默默的流淌出了一句话:

“希望是个好故事呀。”

让我体验一下……和蜜蜜或者刘一菲那样,专心致志为一个角色准备好几个月……乃至一两年的感觉。

感受过蜜蜜对于作品的那种认真,以及这几次通话里,听她从许鑫那得知的刘一菲那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她从未像此时此刻那样渴望一个能让她倾尽全部心血去攀登的高峰。

哪怕就此沉沦,可如果燃尽自己后能给观众带来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

她在所不惜!

……

一整天的时间,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刘一菲的表演的话,那么许鑫给出的评价就是:

“超一流水准。”

静秋这个角色,她是真的给拿捏住了。

她就是静秋。

一举一动都是静秋的模样。

她只要出现在镜头内,就给人一种移不开眼的感觉。

别说许鑫了,连老头都一个劲的点头。

这一天的时间里,所有相关的戏份他都在现场看着。

连他都觉得合格了。

这不,现在拍的就是夜晚放映电影的戏份。

本来这里原著写的是看戏,但许鑫觉得看戏的剧情张力没看电影强,给改了。

并且他选的电影,是讲述战士阿米尔与真假古兰丹姆的故事《冰山上的来客》。

64年的电影,刚好符合时代。

同时里面阿米尔与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也足够感人。

用来当做静秋和老三那种有些暧昧的感情线基调,比起戏曲要更合适一些。

而为了把这段戏改的不突兀,他还特别问了下谦儿哥。

得知在当初那个年代,曲艺行里的好多东西也都算是“四旧”,大家不敢唱以前那些经典段落,都是在唱“新京剧”。

所以要是真按照原著里的走,确实不太合适。

不过这戏有个难点,那就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塔吉克民歌。

许鑫的打算是拍一些纯真的脸孔在跟着哼唱。

而张队长拿着棍子打人,也是因为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在唱到兴头上,站起来指挥大家一起跟着唱。

张队长打年轻人,让他们坐好,不要挡住后面的村民看电影。

并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还带着点鲜红色彩,与原著里静秋为了留校,参加学校里的“文艺思想汇报演出”里那段戏份相呼应。

两个年轻人唱着红歌,彼此之间荡漾着那种小小的暧昧。

黑漆漆的广场给了俩人最大的掩护,同时,虽然是唱红歌,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那几句,又能把小女儿的心理给转换的自然且惟妙惟肖。

在他这是很合适的。

可要求也比较高。

首先就是歌,老乡们一定要会唱。

并且在镜头前要自然而然的唱起来。

接着就是现场光线的捕捉,以及这些没参与过电影的老乡们人员该怎么调度。

让素人来配合剧组电影,这放到哪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不过嘛……

在大内总管手里,调动大家情绪是手拿把掐。

在工作状态下,他基本不存在社恐这一说。

此时此刻就站在幕布前,旁边是青龙村的村长。

“大家一会儿就正常唱歌就行,声音也不用扯着脖子喊。就跟着电影正常唱……不用担心摄影机,你们就看电影就行。这一场摄影机拍的是大家的侧面。一会儿我就要求一点……摄影机在这。”

他指着幕布旁边:

“一会儿拍大家的时候,电影也会同步放映,大家不要看摄影机好不好?就看电影就行了。表情也不用太紧张,音乐响起,你们就跟着唱就行。”

他说完,旁边的村长就用半熟不熟的普通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