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全新的一条路(第2/6页)

反应程度超乎了许多人的预料。

不过她这话其实是很有底气的。

她是自由导演,这次本身就是竞标入围。

大不了不做了。

又不损失什么。

她已经从央视的体制内出来了,“腰杆子”相当硬。

但陈晓庆脸色就有些挂不住了:

“名人怎么了?名人加美食更有收视率。你不喜欢沈小阳?”

“我对沈小阳没有意见,作为东北人的儿子出现在我片子里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如果作为名人出现在我片子里,我接受不了!”

俩人忽然就在会议上面“冲突”了起来。

而就在她这话说完,火药味忽然起来时候,许鑫摆了摆手:

“任导先别那么激动。你没理解陈主任的意思。”

他压了压任常珍那棱角分明的火气。

紧接着转头看向了陈晓庆:

“陈主任,我理解你的意思,但这片子咱们是通过‘吃’来探讨我们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请名人,略显狭隘。我们要的不是宣传谁的出生地食物好吃,而是通过不同的食物多样性,来看到一个多彩缤纷的,由饮食文化突显出我们精神内核的片子。罗导,您说对吧?”

罗铭和他眼神交汇了一下后,就明白了意思,点点头:

“对的。老陈其实也是怕咱们经费吃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我理解陈主任替咱们节目组操心的苦衷。”

许鑫笑着说道:

“但穷一些、苦一些都不要紧。节目的大立意肯定是不能变的。这是用吃探讨我们的“根”,要是这个立意没了,那钱再多,这一锅汤也都变了味道……

所以,陈主任,你还是辛苦一些,把这压力顶住。不管谁来说你偏心,你都得咬住了牙才行!

别的不提,你就看任导这种较真的态度,咱们这片子出来,一定不比任何纪录片差!任导这种态度,也是咱们今天坐这一桌的所有人内心最真实的期盼,大家说是不是?”

他和罗铭配合着,把俩人的火气全都给挪到了“为了节目好”这个初衷上。

陈晓庆的脸色好看了。

任常珍那跟炸毛鸡一样的态度也软了下来。

同时,旁听的一群人目光落在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导演身上……后知后觉的才品尝出来了些许的味道……

厉害啊。

别的不提,这和稀泥能把俩人都给和舒服了的手腕……

虽然只是协调关系能力展露的冰山一角,可许导这谈话的“艺术”,真的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啧啧……真的不简单!

可旁听的方修心里却跟明镜一样。

老许的基本操作而已。

他在奥运会的时候,作为跟拍摄影师,他可是亲眼看到过老许怎么把上上下下那几万人打理的井井有条的能耐的。

甚至说句难听的。

奥运会那波人可以不认识张导,但没有人不认识“许导”的。

出了问题,找许导。

不管啥问题,找许导来解决,几乎都成为所有人的共同认知了。

几万人人家都摆的平,更何况这俩人了……

啧啧……

老许。

强啊!

……

“你说你……会议上你脾气来的那么快做什么?”

停车场,闫大忠无语的对任常珍说道。

俩人搭档很多年了。

是很多年的知己红颜。

对于任常珍的脾气,他是很清楚的。

四个字:宁折不屈。

要不是这脾气,她也不会放着央视的大好前途不干,出来当一个自由导演。

而任常珍也从来不对闫大忠隐瞒,听到这话后,直接说道:

“咱俩为什么从《人物》里离职?不就是因为这些事情么?我特讨厌动不动就找什么名人。名人有啥用?我们要拍的,是真真正正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真实,才是片子的灵魂!他上来就说要请明星,凭什么啊?”

“好了。”

闫大忠摇了摇头:

“你知道我不是这意思的。那毕竟是央视,你得收敛点才行。你瞅瞅,今天还是让人家给解围的……”

“……”

听到这话,任常珍也沉默了下来。

走了几步,她才说道:

“显得挺丢人的……是吧?”

“可不呗。还是个年轻人呢……”

“哎呀,我确实冲动了。但一听他说要请名人……我火就压不住了!我是看到了这份计划书,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才来的!它让我看到了BBC那种纪录片的感觉!……可我是真的怕最后又拍出来个四不像……”

任常珍话音未落,忽然,后面响起了一个声音:

“任导,闫导!”

俩人扭头一看,却见许鑫从大楼里一路加速往这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