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生不逢时(第2/5页)

不当对手,不阻拦其他演员找他,已经是给面子了。

杨蜜的情况其实也和他差不多。

属于被他给“连累”了。

明明是土生土长的燕京人,可京圈连理她都不理……

很奇怪。

但却同样现实。

所以,宁皓这顿饭吃的咋样,许鑫也没空关心。

反倒是他就着三杯鸡,一口鸡一口酒吃的到是美滋滋的。

并且,连带着他还和王治文在聊台词的事情。

王老师的台词是数一数二的优秀。

他想取取经。

早在《风声》时他就想问,但那会儿大家还是工作状态,不好干扰。可这会儿喝了酒,借着酒话,也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了。

他想替杨蜜问问。

也想替公司里的其他人取取经。

而王治文也没藏着掖着,只是告诉他:

“我在大学的时候,订阅了整整四年的《读者文摘》。每一期,我都会把自己带入到不同的故事角色里,来朗读、来诵读、来在心里模拟这些角色、人物的心境、语境。旁白该怎么说,角色人物是强壮的人该怎么发声,沉稳有城府的人又该怎么发声……一边思考一边说。”

“没有参考,我就自己琢磨。小人物要用什么语速,妇女用什么语气、商人用什么语气……如果我觉得不对,那么我就会在课余时间去大街上观察。听那些商贩卖货、叫卖、去供销社里看买方和卖方的对话。看、记在心里,回来之后继续自己对着镜子去模拟他们。”

“就这两点。”

许鑫信么?

信。

佩服么?

佩服。

可同时却又明白……这件事,真没什么了不起的。

本质上无非就是读书、看报、朗诵而已。

可问题是……人家一期不落,一期不差。

持之以恒的坚持了下来。

而一切的天赋、磨练、技巧等等,都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化作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

他一开口,你就知道他演的人是谁。

一开口,他的台词你就会沉迷进去,无法自拔。

“啧……王老师,敬您。”

“哈。”

王治文笑着点点头,和许鑫碰了一盅酒后,说道:

“杨蜜的底子很不错。但嗓音条件不是很好……要是想练,一定要下功夫。”

“……嗯。”

许鑫应了一声,知道对方说的一点都不错。

姐姐那嗓音里的奶味儿太浓了。

介乎于鼻音与咽音之间。

天生的。

想要达到王治文这种境界……

哪怕天赋再好,也需要有一段努力的过程。

不过,至少这位公认的台词大师把自己的训练方法已经给出来了。

不求超越,但至少他觉得……姐姐要这么努力下去,这块短板是可以弥补的。

想到这,他心里舒坦了许多,拿出了烟,给王治文亲自点上,又给自己点上,而就在这时,宁皓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许导。”

“不敢当。”

听到这话,许鑫赶紧摆摆手:

“宁导这话可就太客气了。您是前辈,喊我小许就行。”

谁知宁皓却摇摇头:

“那可不行。还是喊您许导,才合适。”

“那把‘您’去掉行不?”

听着许鑫的话,宁皓愣了一下,笑着点点头:

“诶,许导。我来敬……”

“碰,宁导,咱们碰杯酒。”

又“纠正”了他一个字后,许鑫笑着端起了酒杯。

帮他的杯子里添了一滴酒,又给自己倒满,托着杯子:

“宁导,请。”

俩人碰杯时,许鑫还故意压低了一下杯,跟他碰一起后,才把酒水一饮而尽。

而趁着宁皓喝酒的功夫,许鑫从桌上拿着烟,递给了他。

宁皓礼貌的接了过来,笑道:

“上次华表奖,看许导那边忙,没好意思过来。这今天可算是认识了。”

“好饭不怕晚嘛。”

许鑫笑着帮他点了烟。

“那倒是……许导,咱们留个联系方式?”

“好啊。您说,我给宁导拨过去。”

“嗯,13……”

叮铃铃的铃声里,俩人完成了电话号码的交换。

又寒暄了一杯酒,宁皓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见状,许鑫心思一动……

这是专门过来认识我的?

找我有事?

他心里有些好奇。

……

一顿饭,一人大约有个半斤多的酒。

吃完饭后,大家就各自回去休息。

金鸡奖明天下午才开始,但它的晚宴却是今天晚上。

明天晚上搬完奖可能都要九十点钟了,时间太晚。

中午这半斤多酒喝的是度数并不高的四特酒。

于慊会吃、会喝,当地菜肯定得配当地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