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不太方便……(第3/5页)

“对,包括总决赛。总决赛是观众现场投票以及49家媒体选择,现在正在招标。到时候我会给他们出的评委每人旁边竖一个广告位,目前的价格是一个位置50万。哥哥你得帮我联系鸟巢啦~总决赛之后的《最强音》演唱会的事情。”

“好~~还有啥?”

“其他就没了……就剩下刘一菲的电影了。”

提起这个,许鑫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交易》那剧本已经出了第二版了。

但他仍然不是很满意。

故事线依旧脆弱,充满了刻意。

或者说,这个主题的故事局限性,把整个剧本的故事性都给限制了起来。导致不管是什么剧情,都看起来充满了刻意。

让他也很难受。

想了想,他说道:

“我到时候看看《山楂树》吧。虽然……直觉上我真不觉得她适合静秋。《交易》也不放弃,我在想想怎么弄。”

“嗯……”

一番工作上的事情聊完,时间也来到了饭点。

很快,小护士就过来给杨蜜做胎心监护,顺带测血糖。

而对于俩人来讲,听着肚子里那“突突突”的两颗强有力跳动的心脏之声,宛若天籁。

一顿营养餐吃完,许鑫开始继续琢磨《舌尖》的选题。

争取把这个选题尽可能的完善。

同时他还得准备自己的结业论文。

论文的题目他已经定好了,叫做《论镜头语言光影色彩表现手法研究》。

切入点就是他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镜头语言结构。

他的风格在两部电影拍摄完成后,已经初具雏形。

别人都说他像张导,对光影有着一种很特殊的执着。但从内心而言,他觉得自己应该只学到了张导的形,而没学到神。

但张导的“神”又不太适合自己。

因为比起张导那种追求每一帧都是美学极致的理念不同,他更喜欢的是通过光影色彩、包括一些特殊的道具,或者是细节以及镜头语言来帮观众结构演员的内心。

甚至不需要观众能懂自己的镜头到底想表达什么。

只需要在他电影之中的角色做某件事,或者是剧情发生什么突兀转折时,观众会自然而然觉得合理,这就是他的追求。

举个例子,就像是马丁·斯科西斯的摄影机下,罗伯特·德尼罗在电影《好家伙》里所饰演的吉米那样。

不需要什么太多的角色描述,只需要特定的场景,以及特定的镜头,就可以帮助观众通过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来断定角色“莫里”已经是个死人了。

他追求的就是这种风格。

从《秘密》到《风声》,他的追求始终是通过自己镜头下的种种布置,不管是光影效果还是其他,来跟演员的演技融为一体,达到无需言语观众就能懂角色内心活动,她在想什么、想要做什么的结果。

在他的世界里,无论镜头下的演员、道具、灯光、亦或者是场景……所有人都是为了电影服务。

而为了电影服务的宗旨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观众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

他希望观众来电影院选择电影时,不是为了某个演员而来。

而是冲着他,冲着他这个导演而来。

于是,病房里就上演了一出好学生和坏学生的翻版。

杨蜜吃完了饭,许鑫陪着她溜达了一圈,聊了聊《宫二》的事情后,回到了屋子里,她就开始打游戏。

而许鑫则拿着自己手里的几分资料,不管是纪录片,还是论文,用一种灵感交叉的方式来一步步完成着自己的学业与工作。

直到晚上休息。

而休息的时候,俩人就听到了从门外传来的婴儿的哭嚎。

又有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世界上。

“哥哥……”

“嗯?”

“你来我这抱着我睡吧?”

“好。”

许鑫下了床,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她的床前,侧着身子贴在她的后背,轻柔的拍打着她的腰肢。

开始哄她入睡。

“你说刚才那一声是男孩女孩?”

“听着挺响亮的,应该是男孩吧?”

“……那你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我想要女孩,男孩太淘气了。”

“切~女儿奴~”

“嘿嘿~”

黑暗的房间中,伴随着许鑫轻柔的拍打,她缓缓进入了梦乡。

……

“已经卖了?”

《渴望》的制片人、《大撒把》的编剧、《燕京人在纽约》的联合指导、《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出品人,国内著名导演郑小龙一脸茫然的举着电话:

“前两天我问的时候,你们不是说还在你们手上呢么?……什么时候卖的?”

听到他的话,对面的肖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