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分猪肉(第3/5页)

跟人客气了一声,拼了张桌子,自己就坐在一边儿拿着票在等。

一边等,他一边拿手机就开始查。

泡馍的历史、面条的历史、各地的特色美食之类的。

顺着脑子里那种模糊的感觉,他开始查资料。

不过,虽然刚才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了些许灵感,但这么一查起来,他才发现……灵感付诸于现实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思路一时间有些堵塞。

翻看了一会儿,泡馍上来,他暂时就把手机放到了一边。

和自己拼桌的应该是一家三口。

一个30来岁的中年人带着自己爸妈来吃饭。

光听口音,他就知道这一家人应该就是关中人。

并且老头应该不是很满意西安饭庄的泡馍,一边吃,偶尔还咕哝:

“这叫撒嘛?馍都散汤咧。”

“这燕京的羊肉就不香!它柴!”

“儿,肉你吃。”

许鑫看了一眼这老汉把自己碗里那块肉夹给了额头见汗的儿子……

他本能的也夹了一块自己碗里的肉。

他要的是优质,肉还挺多的。

吃了一口肉,却发现这肉煮的没什么毛病。

没吃出来什么发柴发硬,明显是新鲜的肉煮出来的。

跟西安吃的味道也差不多。

可瞧着这老汉一边说着“柴”一边把自己碗里的肉都夹给了儿子……他恍惚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果不其然,旁边那阿姨一边吃,一边拿起了刚才买泡馍的票。

“一碗十八……下次不要来他家吃咧。又贵又不好吃~你晚上想吃撒嘛?我和你爸找个菜市场买点,回去给你揍~下午活多不多?咱炖个牛肉?……”

而旁边低头呼噜呼噜吃馍的那大哥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隐晦的看了一眼许鑫……

许鑫赶紧低下了头,继续拿筷子扒拉着自己这一碗馍。

就装看不见听不到。

“呢租滴房小,不要弄咧,就在旁边呢给你俩开了个宾馆,晚上下班回来咱还是出去吃……”

“开宾馆做撒嘛,浪费钱……”

“没地方住嘛~又没多少钱!……”

二老怕儿子花钱。

而儿子因为自己这个外人在,可能说话也不方便。

这一家三口咋想的许鑫不知道。

他忽然觉得自己坐这一桌有些尴尬。

头都不想抬起来了。

生怕驳了那大哥的面子。

又有些感慨。

而顺着感慨,他想了想,拿出了手机,在记事本上噼里啪啦的打下了这么一段话:

“光是美食不行,美食只是手段,更要有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重型(美食),也要重意(传统文化)。”

写完,灵感似乎就这么有了。

想了想,他又写到: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食物是载体,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解读。”

“饮食是多样性,文化也该多样性。”

“食物是亲情的纽带,是异乡人日夜对家乡思念的慰藉。”

一条一条。

一条又一条。

脑子里的模糊画面给予了他启发,而眼前这一家三口的“口不对心”又给了他灵感。

一下子让他摸到了自己想要拍什么的想法最根本的东西。

纪录片……可以拍美食。

但要更高于美食!

这种立意……才是他想要的!

他的眼睛陡然开始明亮了起来。

如果说刚才方修那一通电话,只是让他对得奖产生了欲望。

可是在获得了这些灵感后,他的创作于久违的被激发了出来。

不是《风声》那种,在看到了顾小梦的故事后,觉得可以帮妻子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也不是被张导喊去看了《山楂树之恋》,想要帮自己内心尊敬的师长带一带自己的“师妹”。

更不是为了帮刘一菲转型,而挑了一个他心里觉得很适合她转型的剧本……

这种单纯的创作欲,就像是那一天,从父亲的嘴里知道了那个姓昌的人撞死了一个孩子后……那种想要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真真切切表达出来的一股兴奋感!

虽然功利心还存在。

但随着他一条又一条的灵感被纪录下来,这种功利心已经弱到不可闻见。

拍一部有关美食的纪录片!

满足自己那拍摄美食却表达了对自己这个国家传统文化,那种对这几千年来或许活跃在大江南北,却同样深耕土壤,繁衍出了整个民族……乃至文明的先辈遗留智慧的向往!

这种大欲瞬间充斥在他的脑子里,直接唤醒了他久违的激情!

他觉得自己这个切入点……

找对了!

……

“……纪录片?”

杨蜜一懵。

挺着大肚子,站在书房门口,张着嘴瞪着眼,直勾勾的看着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