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向他们致敬(第4/5页)

而这时候,翁静听着那现场响个不停的快门声,笑着说道:

“看来大家都很期待和各位的见面。许导呢?上一次《不能说的秘密》时候,许导在忙奥运会错过了电影的发布会。这次是第一次来到我们时光网,有什么想说的么?”

许鑫又拿起了话筒:

“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他其实不是个很会面对记者的人。

倒不是说他愣头青,而是他的经验还不丰富。

这话要是杨蜜来回答,那不用问,肯定得照着捧《时光网》而来。

毕竟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互相吹捧一下总没错。

但到了他这,就简简单单的这么过了。

不过翁静显然也不在意,听到了这话后,继续主持:

“那么,首先来和我们说一说《风声》这部电影吧。许导,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您对这部电影的定义是什么呢?”

“定义的话……从剧本草创时,我就把他定义成了群像戏。在这部剧里没有绝对的主角……当然了,从艺术创作上来讲,是顾小梦和李宁玉贯穿始终。但从分工,包括各自的作用,需要表现的那些东西而言。这里我真的要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带来的精彩演绎……”

听到许鑫的这句话,包括王治文在内的所有人都微微欠身,回应着他扭头的颔首。

演员和导演是相辅相成的。

在《风声》的制作结束后,许鑫给了每个人一部电影原片。

他们都看到了电影之中自己的表演,也同样看到了整部影片的风格。

打心眼里都认可这种风格,与整部电影。

所以,这部戏,只能说大家互相成就……导演说这话是客气,但他们也不能倨傲,必须要给出礼貌的回应。

接着,许鑫继续说道:

“几位老师贡献出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水准。所以,就群像戏而言,我能给观众做出的保证,就是你们会看到五个人,五种性格迥异的人,被困到牢笼之中的一场战斗。它……很精彩!而故事的话,其实是讲述汪伪时期……”

把整个的故事梗概概括了一下后,他点点头:

“就是这样。”

“听起来就很棒啊!”

翁静用力的点点头:

“那……各位都看过电影原片了么?有什么评价呢?”

听到这话,五人组互相看了看。

最后,杨蜜把话筒交给了王治文。

而王治文的发言其实相当言简意赅:

“我对电影的评价是,不是恐怖,胜似恐怖。”

说完,想了想,把话筒交给了一旁的梁冰凝。

梁冰凝接过了话筒后说道:

“拍摄的时候,其实还没多大感觉。但看完许导剪辑完成后的成片后……”

说到这,她微微摇了摇头:

“首先,它是一个很棒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后绝对不会失望。在就是故事里面的内容不仅仅只是我们五个人的戏,我觉得它更像是代表着当时五种不同的人,每一个角色都极具挑战性,许导却完美的将五个人融合在了一起,很厉害。而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杨蜜在一旁默默的给梁冰凝又标上了一个标签。

嗯,旗鼓相当的对手。

而梁冰凝说完,就要把话筒递给杨蜜,可杨蜜却摆摆手,示意其他人先来。

话筒给到了黄小明。

黄小明又礼貌的让给了苏有鹏。

苏有鹏又捧给了于慊。

谦儿哥捧哏本能开启:

“击鼓传花呐?”

“……哈哈哈哈~”

记者们的哄笑声响起。

笑声中,于慊摇了摇头:

“我想表达的和王老师其实差不多。在表达内心对那些无名英雄的敬意同时,整部电影看下来……按照相声表演上面说吧。我觉着许导拿捏的尺寸恰到好处。在多一点,就过了。少一点,就达不到那种意境……刚刚好。”

接着是黄小明和苏有鹏。

“第一次演反派,对我而言充满了挑战性。也希望我的诠释能让大家满意。”

“很棒的一部影片,不过我‘死’的很惨,看到我自己那一段时候,我是闭着眼睛看完的……”

最后轮到了杨蜜。

她想了想,举着话筒说道:

“我希望能以我们几名演员浅薄的表演,向在那个年代,在地下隐蔽战线上的所有英雄们表达最真诚的敬意。因为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一定比我们表演的更可歌可泣,同样的,可能遭受的痛苦来讲……我们在电影里表达的不及他们的百分之一。向他们致敬。”

一番话,为整部影片定下了一个基调。

听的在场一些曾经见证过杨蜜某次,或者是很多次采访的记者们不由得心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