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只是火而已(第3/6页)

落座后,方修就有些好奇的问道:

“电影忙完了?回来上课?……不应该吧,大三表演系也开始跑剧组了,回来干嘛啊?”

“……”

王斯聪的眼神一阵古怪。

没吭声。

只是舀了一勺不锈钢碗里的绿豆汤。

这汤熬的还挺不错的。

杨蜜耸耸肩:

“开学了,回来看看呗,刚好许鑫也没什么事,就过来溜达一趟……老方,老张他们呢?”

“老张去东北了,他家在那边给他找了个长春厂内的工作,有编制的。今年刚好赶上长春那边有个电影拍摄,据说还是范炜演的呢。他在里面当收音师。”

方修说完,继续补充了一句:

“就咱们拍《不醉》的那些人,除了我选择了继续考研外,都去工作了。有的人进了组,有的人去了体制内,有的人去了横店……哦对,还有几个转行了……”

“这样啊……”

对于方修嘴里的“转行”,杨蜜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感同身受。

演员也好,剧组工作人员也罢,本身就是竞争压力非常大的一个圈子。

只要能红,那就是年入几百万……

甚至上千万,上亿。

这么便宜的事情,要是谁都能来,那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你呢?你怎么安排的?”

“考研,考完了研之后,拿着文凭后,我想进燕京电影厂。先混个编制出来在说……没办法,我没老张的关系啊,人家长春坐地户,家里还有人在长春厂里,我只能自己来呗。”

“唔……”

听到这话,杨蜜愣了愣,纳闷的问道:

“那现在呢?考研就算学校把宿舍留给你了,你也得生活吧?家里给钱?”

“哪好意思再问家里要……”

方修笑着摇摇头:

“我找了个影楼的兼职,干一天休一天,一个月一千五,刚好和考研不耽误。”

“……”

许鑫眉头皱了起来:

“一千五?”

“对啊。够了,思琪毕业后我俩就分手了,我自己一人,住宿舍,吃食堂,那边也管饭。一千五也够生活费了。”

听到方修的话,许鑫想了想,忽然问道:

“考研光理论知识也不行的吧?我记得从去年开始,摄影考研已经开始加上镜头光学素质、畸变类型、色彩倾向这些数字相机技术板块的东西……今年推出的数码相机是摄影技术的一个大变革,证明胶片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要退出摄影市场了。在这个节骨眼,你还挺吃亏的。”

“其实还好,虽然技术出来了,但学术反应还没那么快。但……怎么说呢,倒不是说我心气儿高,只是实习了一段时间后……也可能是我找的剧组不对。特么我实习了俩月的剧组我还倒贴了一千三百块钱你敢信……”

“……?”

三人疑惑的目光,方修苦笑了一声,摇摇头:

“所以说,学生的钱好骗啊。我找了一个公司,就是类似于中介那样,派摄影师到各个剧组团队的那种。然后一开始入职了就发了个相机,我还以为我遇到好公司了,结果后来才发现,那相机是个不知道几手的不说,一开始承诺的工资也都算在了这相机里。干了两个月……本来说好的押一付一,结果第二个月该发钱的时候又告诉我没钱,等下个月才有,我一问为什么,才知道原来这相机算是我买的,得把钱赚够了才能发工资……”

“这不是强买强卖嘛!”

听到杨蜜的话,方修点点头,脸上全是一种介乎于尴尬与厌恶的情绪:

“对啊,可我合同都签了……唉,要么说没经验呢,我一看这样不行,就说辞职。相机我不要了,哪怕给点折旧费都行。结果……人家不要,想辞职,要么归还相机但没有工资。要么就是补一千多块钱,把相机拿走。当时我以为佳能那款1DS相机是新的……想着小一万的相机拿了也不亏,就给了一千多。结果回来没用俩月就坏了,一去修才知道,这机器里面的东西全特么换成了小厂的了……我说一开始用起来怎么那么别扭呢……唉。”

“……”

“……”

“……”

显然,方修遭遇的恶劣就业环境,让三人都有些无语。

“所以你……”

“心灰意冷了呗……倒不是我不能收到挫折,而是找工作时候发现,说一千道一万,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的话,还是学历更重要。当时我面试一家大影视公司,别说你是北影了,你就好莱坞出来的人家也不看,就要研究生以上学历……而其他薪资还算符合我要求的好企业,也都是需要至少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高学历。所以……”

方修耸肩,意思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