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发吧,趁着他们还没准备好(第3/5页)

“而为什么让你在奥运会之后在说?很简单。在奥运会这个大热度面前,火炬是谁设计的,甚至开闭幕式如何,都不重要。在领导们看来,承办一个圆满的奥运会,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而所谓的圆满,就是咱们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本身衔接下来……说白了,你做的,只是你分内的工作,夸你,是欣赏。不夸你,是本分,这道理明白吧?”

“嗯嗯。”

“但奥运圆满结束之后呢,你,一个年纪轻轻的20出头的小伙子,竟然承担了这么大的历史使命,并且顶住了压力,把这份惊艳带给了世界,却甘于平凡的精神就会被媒体在以‘奥运成功’为前提来放大。”

说到这,他似有深意一般说道:

“别以为领导不看新闻。”

“……”

“而在这时候看到你后,无疑就是对你的加深印象。是属于不经意间的加深印象,这种可要比你去邀功一样,各种媒体宣传之类的强太多太多了。举个例子,以后要是有什么大型活动,或者是涉及到影视相关的方面的事情,领导一时间想不起别人,忽然就因为这件事想到了你,那你这种既得利益是多少人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也遇不到的,懂吧?

而同样的道理,让你去西影厂,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不要抗拒被打上标签,恰恰相反,一件事物能传承几十年乃至百年,它的功一定是大于过的。而刚好,西影厂……至少在我这里,我认为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抵触这些东西,恰恰是有用的,也是它拥有的。可因为不被你们所接受,所以它一个庞然大物颇有些有力使不出的既视感。并且现在留在西影厂的人……就目前而言,难成大器。而我觉得你有这种能力。”

“……哈~”

许鑫发出了一声带着几分叹息的轻笑:

“您说的……总觉得我身上压力很大的样子。总有些……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感觉。”

“廖化为什么就不是名将了?”

张一谋反问完,直接摇了摇头:

“没必要有压力。能成就成,成不了,你自己也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人脉。但有西影厂在这,却能让你少走许多年的弯路。换句话来讲,你损失的无非就是一些……那些在你看来最不重要的金钱罢了。

分成高些,代理发行费多些,西影厂的一些要求在符合心中标准的前提下,多配合些……就是这些东西。它本身的氛围在这,就决定了它吸纳的人群本身就不会和其他圈子那样太过于唯金钱论。

所以,对你而言,至少现阶段,它是良性的,是符合你需求的。至于以后如何……那就看你自己了。可现阶段,它确实是最适合你的。“输了”你不损失什么。可如果你赢了呢……

小许,我们的岁数也都很大了。

世界了解我们的风格,而我们的风格也早就定型了。世界接受我们,人们接受我们,接受我们的风格,同样也限制了我们的突破。我们的天花板就在这,但你还年轻,年轻人才有无限的可能。

而你只有在低位时,才能让所有人都去容忍你的任性,因为你的任性对他们而言,是无所谓的东西。而也只有看似任性的自我突破,才能把你带向更高的高度。刘禹锡的那句诗文讲的其实很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才能万木生春。你纵观咱们国家的历代导演……”

他终于放下了手里的那根笔,扒拉着手指头开始给许鑫数:

“第一代导演,是先驱。而第二代导演呢,他们都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拍摄的东西其实都是注重写实的表达。而第三代呢?第三代因为时代原因,其实是有些断层的……姑且先不讨论,第四代开始,人们开始追求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

大家开始追寻前人的道路,思考着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了今天。他们接续了前人的道路,为我们这些所谓的第五代把地基夯实完整,才让我们这些人接受了外来的哲学、美学思潮,有了属于自己看待世界的价值观走向。

而从第六代开始,也就是你们的上一代,他们追求了独立精神,追求自由,搭乘上了一辆能让他们一夜暴富,一朝成名的列车。你会发现……其实导演都是一代接着一代再延续。并且不仅仅是延续,更像是一种……列车厢就这么大,四代下车,五代坐在头等舱,而六代则站满了全部座位。

那到你们这些第七代了怎么办?

往上,第六代还没老,时代变化的太快,他们来不及老,你们就要上来了。有冲突,有争执,可问题是……你们的风格又是什么?谁来扛起第七代的大旗?谁能在未来可能一砖头下去十个人能砸死七个导演的时代里,被人铭记,被历史铭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被认同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