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2/5页)

算起来昨日他和七皇子在殿前闹得那一出,也该传到师文宣耳朵里了,今日召他过去,大抵是想仔细问问在西北的事情,谢见君心里门儿清,当下应了话,道自己换身衣服便去。

“阿爹刚回家就要走。”祈安瘪嘴,不高兴的情绪满上双颊,整个人肉眼可见地蔫儿下去。

许褚担心他缠着谢见君不让出门,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哄道:“爷爷一会儿带你去庭院中捉蛐蛐儿,如何?”

明明惦记着想玩,祈安却还矜持上了,像个小大人似的摊手,连语气也学着许褚一般故作老成,“没办法,那也只好这样了。”

“学人精。”谢见君轻点了下他的额头,温声嗔怪道。

虽是不疼,但祈安还是皱着眉头抚了两下,半刻又整个人扑在谢见君身上,吧唧两口啄了啄他的脸颊,“没事的,我还是喜欢阿爹,我最乖了,所以等阿爹忙完,请再来陪祈安一起玩吧。”

这回语气又换成了通情达理,大抵是跟云胡学的,但谢见君此时却没了想笑的心思,这心里头被忽而涌上来的愧疚搅得酸酸涩涩,他重重地颔首,伸出小拇指,作势同祈安拉钩。

伴随着小家伙叽里咕噜一通听不懂的咒语后,一大一小勾在一起的手指搁半空中晃了晃,祈安笑意斐然,好似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承诺,跟着许褚离开的脚步都蹦蹦跶跶,轻快不已。

小孩子可真容易满足呀...谢见君禁不住发出羡慕的感叹。

赶着扒了两口碗中还温热着的米汤,他回屋换了身玄青常服,便叫上乔嘉年出门。

闷在府上憋坏了的乔嘉年,一见着人便张手扑过来,“老大,你都不知道这段时间我有多想你!都说了我不会给你拖后腿,你北上竟还是不带我,这没有我在身边侍奉你,你多无聊呀!”

他像只花蝴蝶似的,围着谢见君身边叽叽喳喳喋喋不休。

熟悉的聒噪声连绵袭来,谢见君久违地一阵头大,好脾气地安抚了两句,又保证下回外派出京一定带上他后,这才哄着乔嘉年快些赶车去尚书府。

————

设宴,便需得有人作陪,谢见君到时,已经有不少官员在正厅等候。

他大概扫了一眼,前来赴宴之人,都是师文宣的得意门生,季宴礼历来少不得出席,年初一那日,处处挤兑他的管大人居然也在场。

但这回碰面,管大人再无先前的轻慢神色,待他的态度可谓是如沐春风,好到都有些殷勤谄媚了。

“瞧瞧,还得是脸皮够厚才行。”落座后,季宴礼挨着谢见君,低声揶揄道。

其实不单单是这位管大人,连之前仅仅点头之交的官员,再见谢见君都笑呵呵地主动上前来寒暄,年长些便“贤侄、贤侄”地唤着,同龄人无论官阶都尊称他一声“小谢大人”,也算是应验了那句话,“当人得势时,周围的人都是好人。”

太子苦斗安王数年无果,谢见君出使一趟西北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眼下褫夺了亲王封号的三皇子被幽禁在府上,恐是这辈子再无翻身之日,也再无法给太子荣登皇位的这条路添堵。

谁替太子分忧,解决了这一大麻烦,谁就是大功臣,毋庸置疑。

众人已然默认,兹要是这位年轻的户部左丞大人安安稳稳地行事,不作妖,一朝太子顺利继位,记挂着这份情意,保他后半生荣华富贵应有尽有,无可厚非。

局势明朗,论谁还没点攀高枝儿的想法?谢见君也看出众人是有意结交,朝他递橄榄枝,他自然不会抚了师文宣假借接风洗尘之名,特地给他铺路的这份心意。

青年才俊,栋梁之材,庸中佼佼,拔群出萃.....

活了两辈子没见识到的夸赞人的成语,今日像一顶顶高帽似的,“咣咣咣”砸在谢见君的脑袋上,砸得他晕头转向,不知天地为何物。

其实是被灌的。

酒酣兴起之时,诸人簇拥着,这个敬完,那个举杯,谢见君手中的杯盏就没空过,被扶着出门上马车时,他还隐隐约约地听见柳云烟埋怨师文宣,说这做先生的人,身为长辈,也不晓得去拦着些,瞧把俩孩子给灌成什么样了,走路都不稳妥。

马车从尚书府出来已是傍晚时分,乔嘉年担心他家老大喝多了酒,脾胃不舒坦,一路都走得慢腾腾。

到家门口前,谢见君算着时辰,云胡也该从甘盈斋回来了,他没下车,隔着门帘道自己喝多了酒,走不了半步路。

乔嘉年是个机灵的,当即便意会地跳下马车,小跑着进府里寻人。

“不是去先生那儿赴宴吗?怎么还醉得走不动路了?”云胡神色焦急地跟着他往门外走。

“主夫,您还是快去瞧瞧吧!我来找您时,主君都开始说胡话了!”他表述地越是严重,云胡越是耐不住,脚下像穿了风火轮似的,走得快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