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第2/3页)

“那你没被弹劾吧?”云胡继续追问,饶是他再不通政事,也知道能让圣上点头卖官,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说不定还会引得众怒,背上奸恶悖乱,结党营私的罪名。

谢见君的确被御史参了好几本,倒不是因为入粟拜爵。圣上点头应准的事儿,他们不敢公开叫板,故而咬着他在甘州任知府时,曾准许商户之子上府学一事儿不撒口。

就为这,崇文帝还特地将他叫去跟前,仔细问了问,得知他初到此处时,知府账面上一穷二白,连买粮食的银钱都拿不出来,赈灾是商户们自讨的腰包,盖府学是商户们自个儿捐的,便没再说什么。

这一来二往,处处挑刺的御史们不得不歇菜,圣上明知这位户部左丞行事有悖常律,却不肯发难,偶尔议事,还要听听他的见解,摆明了是要护着,一个个的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子,看明白局势后便都消停下来,静观其变。

云胡见他不吭声,便知自己猜对了,“你你...”,刚吐出两个字,就被谢见君不由分说地堵住了唇,直亲得浑身发软才低喘着将他推开,“你惯、你惯会用这套来糊弄我。”

谢见君定定地看着他,眸中的炽热几乎要将他吞没,“明日,明日我保准同你细说。”

然这明日复明日,此事高低让他给糊弄过去了,等到云胡反应过来,满上京城的商户们已经对他家夫君交口称誉了。

那富商们惯来地位低下,连个九品的小芝麻官也敢对他们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出门办事儿,还得忍受着一关又一关的剥削和刁难,但有了入粟拜爵,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只须得花费数千石粮食,便能为自己买来一个爵位,有了爵位,一来孩子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去上官学,再不用四处砸钱找门路,二来自己见了小官,亦不用卑躬屈膝,点头哈腰。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他们哪里缺这数千石粮食,缺的是认可和身份。遂这一听说新上任的户部左丞大人说动了崇文帝允许他们用粮食来买爵位,众人都高兴不已。

一时之间收粮的收粮,找镖师的找镖师,上京城久违地热闹起来,大伙儿只巴不得一个筋斗云,就能将这些粮食送至边境,故而,对于帮了大忙的谢见君,更是感恩戴德,赞不绝口,就连云胡走在路上,还常听着有商户闲聊说他家夫君做了件大善事,说自己活了一辈子,没成想半只脚踏进棺材了,还能捞个爵位光宗耀祖,这以后到地底下见着列祖列宗,腰杆儿都得挺得邦直。

他回头就将这些话学给谢见君,还学得有模有样,惟妙惟肖,直言自个儿也瞧得心痒痒,想去村里收些粮食上来,没准还能捞个二等爵,但被以“始散财以得官,终聚财以剥民,利一而害十也”为由劝住了。

谢见君当初同太子说的很明白,“入粟拜爵”只是权宜之计,只望崇文帝尝着甜头见好就收,莫要贪心。

————

眨眼秋日过半,大福在百川书院已经念了月余的书。

谢见君闲来无事,便将人叫来书房,考校其功课。

这一考校不要紧,他将几近散页,边边角角都卷起来的书册拎到大福跟前,“这就是你平时上课用的书?”

大福双手搓着衣角,极其艰难地点了点头,“阿爹,我可以解释的...”

谢见君小心翼翼地搁放下书册,动作之轻柔,生怕这东西散在自己手里,平白给这小子不去上学的理由。他耐着性子冲大福招了招手,“过来,到我跟前来,我听听你怎么解释这堆破烂。”

大福哪敢上前,闻之立马后退了数步,双手圈在嘴边作大喇叭状,“阿爹,是大黄,大黄昨日不小心踩坏的!”

“呵..”谢见君嗤笑一声,他虽说平日多以放养为主,并未严格要求这小子虚心向学,但也不代表自己就能听之任之,“我看你是将这本书册上的内容都背下来了,才这般不爱惜,不妨现下背给阿爹听听?”

大福开口就要否认,抬眸正对上自家阿爹有点冷的眼神,他下意识咽了下口水,拼命回忆着脑袋里仅有的那点东西,“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谢见君靠在椅背上,指尖轻点着扶手,好半天听不着动静,他微抬了下眼皮,“这就完了?”

“没,还有...阿爹,你容我想想...”大福苦着脸,磕磕绊绊地继续道:“苟不教,性乃迁,教..教..”

“教之道。”谢见君好心提醒。

“对对,教之道,贵以专..”大福又停了下来,这回他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后面接的是什么了,只记得夫子讲这门课时,他正坐在下面,跟同窗比谁挖的蚯蚓更长呢。

等了片刻,再没有任何动静,谢见君叹了口气,起身绕过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