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2/2页)

曹靖舟怔怔地发愣,昨个儿半夜发生地动时,他惊恐失色地从内室里跑出来,见外面片瓦不存,行号巷哭,登时便上书陈表灾情,还找来了衙役们想要救困扶危,可谁知单只是半个时辰内,地动便频发了数次,没人再听他说什么,大伙儿一时方寸大乱,东逃西散。

他看街上有人被砸倒在地,想要上前帮忙搬开那重石,不料从石碓里拽出来的都是断胳膊断腿。

他倏地吓破了胆,适逢一块碎瓦片震落,砸破了脑袋,便不敢在外待着,趔趔趄趄地跑回屋子,天亮才想起来写辞表,打算辞官回老家。

到如今,想走的心并未有半分减弱,可迈出去的腿却迟疑了。

他举子高中之时,是同爹娘和先生立过誓言的,他日若为一方父母官,定然会关心民瘼,视民如子,但现在…

谢见君看他跪在地上,一面拿袖口抹着泪,一面费劲搬石头,指尖很快就磨出了血。

他一时心生不忍,连语气都温和下来,“人已经没了,别浪费时间了,去把你的人召回来,安排安排后面的事儿,还有很多活着的人等你来救。”

曹靖舟失魂落魄地点了点头,起身时险些一头栽进谢见君怀里,“我知道了。”

谢见君将人扶住,扬了扬手中的纸,“这辞表,本官先收着,你想走,本官不拦着,但你至少要把这一成百姓都给我安置好。”

曹靖舟用力地抹了把脸,抬眸时眼神较之前坚定了许多,正值从医馆醒来的纪万谷匆匆忙忙赶回来,便让他去召集衙役。

不多时,尚且还能行动的衙役们陆陆续续都赶了回来。

谢见君冷着脸站在一旁,听曹靖舟吩咐救灾事宜,有不妥之处就开口补充一二。

“这曹知县也太怂了!”乔嘉年撇嘴。

“恐惧害怕,乃是人之常情。”谢见君轻敲了下他的脑袋,“也就是你,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前脚刚斥责了衙役,后脚就在我跟前置喙朝廷官员,嗯?”

乔嘉年登时就不吭声了,整个身子猫进了柱子后,露个半截子小辫儿在外翘着,跟着脑袋一晃一晃。

谢见君抿了抿嘴,压下唇边的笑意,重新将视线落在曹靖舟身上。

衙役们都见过他们知县大人的狼狈模样,本想置之不理,可忌惮着有知府大人在旁镇场子,不得不听从命令,故而一小部分人被安排前去临时避难所,与宋岩所带领的府役集合,其余人则全部派出去搜救。

曹靖舟自己带了一队,说是要去鼓楼,那块居住的民户甚多,必定受灾也是最严重。

谢见君瞧他冷静下来后,说话语气都变得沉稳了许多,步伐也跟着坚定,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寻几个身手利落的衙役,让他们去底下村子瞧瞧,我记得这几处村子距离县城虽说不远,但地势都是四面环山绕水,接连不断的地动最容易引起山崩洪水,若是不及时撤离,一整个村子怕是都得跟着遭殃。”

曹靖舟刚从乔嘉年嘴里听到今早赶来甘宁县时,遇着的地面裂缝又合上的骇人事儿,心慌得不行,经谢见君一提醒,便赶忙点了几人,命他们在天黑之前将村中受灾的情况上报回来。

————

数次余震后,城中的情况愈发糟糕,到处都是衣衫褴褛,满身血污的民户,他们神色麻木,眼神空洞而绝望。

有太多太多的人被困在废墟之下,府役们没有趁手的撬棍锤子,便徒手抬石板搬碎石,一双手磨得血肉模糊,可好不容易将人从瓦砾堆里刨出来,眨眼就一头栽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求求你了,先找我儿子,我儿子就掩在这石头下面,我刚才都摸到了,身子还是热的!”

“幺儿!幺儿!你回娘一句话呐!”

“救我,快救我!我家娘子马上就要生了,我不想死!”

阵阵哭嚎声,裹着凛冽的风声,宛若一把锋利的刀,一下接一下地凌迟着所有人紧绷的神经。

谢见君刚刚把尚有一口气的老汉扒出石堆,交给挎着药箱赶来救治的大夫,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小跑过来的府役告知,乔嘉年跟人吵起来了。

他喉间一哽,心道如今是什么光景,那小兔崽子还有心思跟人打架。

然等他赶到鼓楼下一处倒塌的民房前时,就见乔嘉年背对着身,蜷缩成一团,像个蘑菇似的蹲在碎石瓦旁边,离着不远处有个打赤膊的汉子此时正紧紧抱着个五六岁的孩子,那孩子双眸紧闭,手脚无力地耷拉着,明眼人一瞧便知已经不在了。

适逢他上前想问问发生了何事,壮汉骤然跪地恸哭,“儿啊,你就想吃个糖葫芦,我当时怎么就狠得下心不给你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