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闪电犹如银光撕开乌沉沉的黑云, 伴随着轰隆一声闷雷劈下来,掩藏在斗笠下的面孔若隐若现。

谢见君眉心微蹙,只觉得面前之人眼熟得很, 可真要说起在哪里见过, 倒也没什么印象。

“主君..”昌多挑起布帘, 探出半个脑袋, 雨珠细细密密地砸落, 遮掩住他的视线, 仅瞧着一团绰绰人影,“发生…”

他话未说完,就被谢见君摆手打断,“昌多,你带着满崽和大福先回屋。”

虽不知现下是何光景, 但听着主君的语气凝重,昌多不敢耽搁, 当即褪下外衫, 将大福一裹, 还贴心地捂住他的眼睛, 同满崽一前一后进了门。

绣红宅门一开一合,屋外便只听着潇潇的雨声。

为首瞧着有些书生气的文雅儒生又重重地一叩首,“大人,下官乃是甘宁县的县衙主簿纪万谷。”

谢见君一怔, 心道难怪觉得眼熟,年底钱闵来府城述职时,他曾于高堂之上, 远远地见过此人, “你方才所说, 让本官救救甘宁县的百姓,是为何意?”

纪万谷抹了把被雨水打湿的脸颊,先是回望了一眼自己带来的一对老夫妇,而后又谨慎地窥探了一圈四周。

谢见君看他行事这般临深履薄,联想到这三人冒雨前来,又挑在夜色深邃时找上自己,想来所求之事必当小心,故而截断了他的话头,避开旁人耳目,将一行人都引进府衙内。

西厅里,陆正明奉上几盏刚沏好的姜茶后,便退至谢见君身后,垂眸听令。

“现在可以说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谢见君问。

“大人,自您上任一来,下官多次听闻您的济世爱民,怀远以德之举,一直对您心生崇敬,遂此次前来,请求大人您念在甘宁县的百姓,亦是甘州子民的份上,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纪万谷铿锵道。他话音刚落,身子一侧,让出躲在后面的老夫妇。

老夫妇年事已高,走路都有些蹒跚,如今见了心心念念的知府大人,只顾着磕头行礼,磕磕巴巴地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瘦弱不堪的身子抖如筛糠。

“莫怕。”谢见君见状,蹲身将二人从地上扶起来,温声安抚道。

“尔等只管将冤屈老实道出,大人眼明心亮,自当能悬断是非。”陆正明跟着催促,他费了好些力气,才将老夫妇从甘宁县带出来,若此次所求之事不成,有没有下回,都得另说。

老夫妇彼此眸光相碰,却是谁都没有先开口。这纪主簿说带他二人去伸冤,但没提是找刚上任的知府大人,要知道他们想要状告的人,盘踞甘宁县数十年,又有当地的豪商乡绅相交相护,如此盘综错杂的情势,岂是一个无根无节的年轻官员,能对抗得了?

谢见君单瞧他俩神色,就知道二人在顾虑什么,他耐着性子坐回原处,端起四方桌上的茶盏,撇去浮沫轻抿了一口略有些放凉的姜茶,片刻,不紧不慢地缓声道,“你们跋山涉水地来府城一趟,断然不容易,只是多耽搁一刻,恐要多危险上一刻,倒不如早些把事情交代清楚,本官也好给你们明公正道。”

话至于此,纪万谷拼命地使眼色,老妪犹豫了须臾,“嗷”地一声膝行半步,猛地扯住谢见君的衣角,恸哭出声,“青天大老爷,您救救俺儿吧!前些日子,有一伙人莫名其妙地闯入俺家,不管不顾地绑走了俺儿,说不日就要把他嫁作河神川后当新娘!”

河神...新娘...

谢见君双眉微蹙,“好端端的,为何突然要给川后娶亲?”

“这、这..”老妪干瘦的手指紧搅着衣角,不晓得自己该如何解释这件事儿,她老汉更是垂着脑袋,一棍子打不出半个屁。

“大人,还是我来说吧。”纪万谷急不可耐地接过话茬,朝着谢见君一躬身后,娓娓开口,“甘宁县多年深受濉河洪涝之苦,钱大人便以祭祀为由,每年都向民户们征收沉重的祭祀税,除此之外,当地的神汉还会挨家挨户地挑选出一位适龄的哥儿姑娘,将人带走,关押到某处,只等着吉日一到,便为其梳洗打扮,捆住手脚,沉入河中,美其名曰是给河神娶新娘,安抚川后,以保甘宁县一整年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谢见君闻之,嗤笑一声,“年年都办这祭祀,可是本官瞧着,甘宁县不是旱,就是涝,看来川后即便是娶了妻,也一样不办正事儿。”

“大人慎言,甘宁县百姓对川后乃是敬仰不已,恐容不得他人置喙。”说起河神,纪万谷神色凝重。他晓得所谓的“川后”,不过是钱闵伙同乡绅们联合起来搜刮民财所找的借口,可如今祭祀一事儿在民户们心中根深蒂固,轻易动摇不得,。

他实在没法眼睁睁地看着甘宁县一步步落败下去,百姓们颠沛流离,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这才冒着赌一把的念头,带老夫妇摸了过来,毕竟当初白头县的吴知县,就是被这位知府大人拿捏住把柄,最后不得不辞官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