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乔嘉年原是被坍塌下来的房梁, 吓得七魄丢了三魄,转瞬又被这记吼声,唤回了两魄, 他腿脚发软, 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抬眸对上谢见君愠怒的眼神, 一身汗毛直挺挺地竖了起来。

“还不走?”

他恍惚点头, 手脚并用地从屋里爬出来, 像只刚刚破壳,便急于回到海里的小海龟。

但眼下没人觉得这姿势好笑,谢见君确信他安全后,才向后撤开一大步,松开了抵住雨水冲塌的土墙上的双手。

“轰”的一声, 土墙没了支撑,应声而倒, 溅起半尺高的水花。

“我是不是说过, 让你不要在这儿逗留?”谢见君微眯了眯眼, 将人从地上提溜起来。

“是说、说过...”乔嘉年摸着脑袋, 心虚应答。

“你来之前如何跟我打的包票?!”谢见君反问,“我三令五申地叮嘱你,你全然不当回事儿,方才情况那般危急, 倘若你有个三长两短,叫我如何同你爹交代?”。

他鲜少有如此直观表明自己情绪的时候,故而乔嘉年只愣怔了一瞬, 便磕磕巴巴地替自己辩解起来,“大人, 属下本来背着那个大爷走出数丈远了,只他说有个银锭子丢在家中,还说那是给他小孙子上学要交的束脩,我这才回来找的..”

他声音愈来愈低,到最后,竟是生不出半点底气,论起来,其实是他一时生出恻隐之心,把知府大人先前的叮嘱抛之脑后了。

“还敢顶嘴?!”谢见君冷着脸呵斥。

担心久留再引起坍塌,他捏住乔嘉年的后颈,仿若拎小鸡仔似的,把人拎出了屋外。

巷子里,老汉穿着“小鸡仔”身上的油衣,盘腿坐在高台上,眼巴巴地等着自己的银锭子,见二人出来,问乔嘉年。

刚挨了训,乔嘉年不敢搭话,只闷闷地道了声“没找到..”

“你这竖子,我那银锭分明就搁放在枕头下了,怎么就没找到?怕不是你独吞了吧!”老汉气急败坏,登时就站起身来,想要同他理论。

“大爷,这银锭子只要是有,便丢不了,如今您瞧这风急雨骤的,还是先送您去崇福寺避难吧。”谢见君温声劝解道。

说着,他松开手,使了个眼色,让乔嘉年去将老汉带走。

老汉跟头犟驴似的,见不着钱,任乔嘉年说破了嘴皮子,也不肯跟他离开,还嚷嚷着定然是这小后生见钱眼开,偷摸拿走了,不给他。

乔嘉年好一通叫屈,他囊中再羞涩,也断然不会趁火打劫,动旁的歪心思。

眼瞅着积水愈发蔓延了上来,谢见君见劝不动老汉,心头一阵烦躁,“再不走,咱们都得被困在这儿!你是要钱,还是要命?!”

“当然是要我那银锭子!”老汉梗着脖子,倔强回话,大有要同银钱共进退的架势。

谢见君一把扯过懵懵懂懂的乔嘉年,转身就往小巷外走,现下大雨如注,多在这儿耽搁一刻,那些得不到救助的百姓,便危险一刻,他身为知府,是要护一城百姓安危没错,但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电光晃耀,一记闷雷落下,老汉打了个哆嗦,他孤零零地被困在高台上,下面是齐腰高的水,哪里也去不得,须臾,他扯着破锣嗓子,吆喝道,“要命!我要命!”

谢见君淌着水,本就走得不快,闻声便让乔嘉年掉头去将老汉背出来,走至一半,接应的陆同知便带人赶了过来。

他朝着走过的路回望了一眼,长巷中空无一人,黑褐的浊水夹杂着碎枝烂叶,砂石土砾不断地朝这边涌来。

“陆大人,这条巷子的民户方才都走得仓促,不少人家的财物都未来得及收拾,恐会被不轨之人趁乱摸了去,你留两个人在这儿巡逻,另外看看那些留在此处的人家,可否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陆同知听了嘱托,当下就留了两个年轻的府役,其余人跟着撤走。

“崇福寺那边可有回信儿?”谢见君攥干衣袖上的水,抹了把脸,紧接着追问道。

“大人放心,悟心主持正带着寺内僧侣,在崇福寺的半山腰上,帮着搭建临时避难用的救济棚,好些妇孺刚刚都被运送了过去,也都力所能及地帮忙呢”陆同知将自己从府役那边听来的消息,一一都说给他。

“那便好。”谢见君闻之,稍微宽下三分心,要知道,这甘州府城虽只是个小城,但林林总总也住了数千户人家,转移民众容易,如何安置可是个麻烦事儿,幸而那崇福寺位在高山,甚少会受暴雨影响,悟心主持又宽和仁善,这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风雨晦暝,天色昏暗得如同被一个巨大的罩子包裹了起来,压得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先救我大胖孙子!我们老陈家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心肝儿哩!”暴雨中,婆子细长尖利的叫嚷声尤其听着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