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钱闵的小算盘到底还是落了空, 他千算万算,愣是没算到谢见君预判了他的预判。

冯之越和吴知县走后的第二日,陆同知便带着几个府役, 大刀阔斧地奔着甘宁县来了, 开口就说遵知府大人的吩咐, 特来此协助知县尽快安排选址, 建廉租屋。

钱闵与这陆同知一向不对付, 自是不肯老老实实地配合, 三言两语就想将其搪塞赶走。

但那性情持正不阿的陆大人也并非善茬,被有意地干晾了几日后,当即就修书一封,欲传给府衙,请知府大人前来当面敦促。

钱闵虽不惧怕谢见君这初生牛犊, 但也并不想在祭祀临近的时候,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 故而干脆将廉租屋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县衙的主簿纪万谷, 还装模做样地吩咐一定要办好这件事儿。

如此, 恰恰如了纪万谷的心意, 他本就担心,怕依着钱闵的性子,当真会征用三十户人家的屋舍来糊弄,届时百姓有苦不能言, 白白吃下暗亏,但有了陆同知在一旁时时刻刻盯着,加之他在其中推波助澜, 这工程反倒也是磕磕绊绊地动了土。

其余三县,宋沅礼是一早就先得了消息, 待加盖知府官印的文书送下来,他便命人在东边辟了块地,三两日就平地起了高,谢见君派去的官员不过陪着做做样子。

至于曲兰县和白头县,晓得钱闵栽了跟头,冯之越同那吴知县更是不敢在明面上耍什么小心思。

眼见着一府四县都在有条不紊地盖着廉租屋,谢见君一时半会儿清闲了下来。

一晃夏初将至,晚春的风带起了丝丝燥意,大福身上的圆袍长衫都换成了爽利的短襟。

起早,小雨霖霖。

谢见君醒得早些,便在书房里蘸墨临帖,细雨绵绵,敛去了半舍的暑气,拢起一层白岑岑的薄雾。

“阿爹!”朦胧间,清脆伶俐的稚声刺破薄雾,穿过半掩的窗扉,钻入了书房。

他将将临完一帖,听着动静,把手中的毛笔搁置在一旁的笔架上。

圆头圆脑的大福飞扑进他怀中,再翘首时,乌溜溜的眸中满是笑意,“阿爹,你瞧,今日是我自个儿穿的衣服呢!”

“大福可真聪明!”谢见君半蹲在他身前,解开系错的衣带,将缎带一前一后地交叉搭在一起,捏住两端从中间穿过,而后再扯紧,“这衣结要这般系,才不容易松...”

说着,他又将系好的缎带重新解开,温温和和地哄道,“大福自己来试试?”

大福下意识点头,细长的缎带缠绕在他指缝间,如同池塘中两尾嬉闹的鱼,怎么摆弄都不肯听话,翻来覆去,就连衣襟也被扯乱了。

“阿爹,我做不好...”他闷闷道。

谢见君上手又系了一遍,这一回,他动作极慢,将每一个步骤,都仔细地拆解开来,“再来试试?”

他抬袖揉了揉小家伙毛茸茸的额发,鼓励道:“做得不好也无妨,你不用事事都做得很好...”

大福怔怔地看向自家阿爹,少顷才垂下眼眸,一面低声嘀咕着,一面依照着他的话,像揉面团似的,将两根缎带来来回回地折腾,到末了,鼻尖漾起一层细汗,才勉勉强强地系了个齐整的衣结。

“你看,这不是做得很好?”谢见君笑眯眯地夸赞,眼瞅着小崽子刚还浸着淡淡阴翳的圆眸中,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碎金。

“我要去教小叔叔系衣结!”大福得了夸奖,心里跟吃了蜜一般甜津津,想着此等好事儿可不能落下满崽,当即便兴冲冲地往书房外跑。

“慢点走,小心摔着...”谢见君失笑,出声提醒好大儿跨过门坎儿时,小心脚下的石阶。

“阿兄,快看我的新弹弓!”遭了念叨的满崽不知打哪儿冒了出来,长臂一捞,搂起要出门的大福,又带回了书房里。

他急着向谢见君展示自己新得来的弹弓,进门后,便把大福丢给了紧随其后跟进来的昌多怀中,

“云胡刚给你做的?”谢见君漫不经心地随口问道。

“云胡整日忙得脚不沾地,哪有闲空给我做弹弓...”满崽否认,“这是子彧送我的生辰礼呢!”

生辰礼...谢见君眉梢微挑,想着再有半个月,便是端午,这崽子的确又要过生辰了,只是日子还没到,季家小子便已经惦记着先将东西送过来了。

他拿过弹弓,细细地打量了两眼,弓架用的是上好的樟木,凑近能闻见隐隐的香气,柄身上刻着象征吉祥与祥瑞的螭吻,单看这粗糙的雕工,一瞧就是自个儿刻的,手艺虽稍显生涩,但胜在费了心思。

“他倒是挺会投其所好..”谢见君语气凉凉道,将弹弓又丢回给满崽。

“那是自然!”一向粗神经的满崽没听出自家阿兄声音中的酸溜溜,自顾自地继续道:“子彧刻这个可麻烦了,他在信中说,自己练了许久,生怕赶不及我生辰,就为这个,还划伤了手呢,就是不晓得伤得严不严重,会不会影响他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