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2页)

现下得见他一心想做个纯臣,太子反倒放下心来,他拉拢不到的人,以老三那乖张品性和张扬的办事作风,只怕也是白费心思。

“有谢卿如此仁爱之志向,孤替父皇和天下黎民感到欣慰,这翰林院修撰,你就安心地做下去吧。”

谢见君松了口气,拱了拱手,正欲躬身退下。

太子骤然起身,绕过案桌上前来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谢卿,你瞧,这外面起风了...”

营帐外,微凉的徐风吹动着树叶,簌簌作响。

谢见君忽而觉得肩膀上砸下来千斤重的巨石,一时险些跪伏在地,他知道殿下所言起风并非如表面上的意思,故而心底愈发沉重,眼下朝局动荡不安,两方皇子争权夺利,西北战乱频频四起,实在是风雨飘摇之际。

“谢卿,你等下若要去林子里逛逛,别忘了添一件外衫,莫要冻坏了身子,回头得让你夫郎担心,这人行一世,总得为自己和家里人多做思虑,通天之路纵使安稳,旁的路你亦可以试着走一走,兴许还会有别样风景。”太子收回搭在他肩头上的手,别有深意地撂下一句话,而后招来侍从送他出营帐。

————

一直到走出老远,谢见君才缓缓放松下紧绷的肩头。世人都说伴君如伴虎,这太子尚未登及天子之位,但周身的稳重威严之姿已是不容小觑,单单只是在营帐中坐了一小会儿,他便觉得身上官服都被细汗濡湿,风一吹,凉意直抵心底。

现今看来,不管太子殿下如何明提暗点,这一关他都算是勉强糊弄过去了,只是经此一事,想去林子里逛逛的心思也跟着歇了。

皇子营帐离着低阶官员的帐子有些远,他拖着这一身繁琐沉重的官服,连脚步都不由得慢了下来,途径河岸边,见一少年,身着只有皇子才能穿的绯绿窄袖短衣骑马装、脚上蹬一双长靿靴,这会儿正笨拙地拉着手中的长弓。

他不得不停驻脚步,微弓了弓肩背,作揖,“微臣参见皇子殿下。”

少年堪堪回头望了他一眼,便转身继续摆弄着紫衫木弓,细长的羽箭搭在弓弦上,他将箭头向上微微抬起,用力地往后拉扯弓弦,刚一松手,羽箭嗖得飞出一丈远,而后直直地插进树干中。

谢见君禁不住咋舌,皇子们自六岁开蒙,便要跟着武师学习骑射,这小少年瞧着有十一二岁的年纪了,怎么到这会儿还不会拉弓射箭?

一声极轻的叹息隐隐传入他的耳中,他微眯了眯眼向前看去,这小皇子怕是已经练习了许久,箭术仍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谢见君一时心下不落忍,拱手道,“殿下,您在拉开弓弦时,手臂可朝后延伸,要保持一个笔直的姿态…”

少年闻声,冲他讷讷地点点头,转而依照着他的话,试了试,果不然射出的箭比先前远上了几分,只是准头还差得多。

谢见君见状,便作礼退下,既是皇子 ,那自然有武师教导,他方才已经是妄言了,若是不巧被外人瞧见,指不定又得传出什么荒谬的话来。

那小皇子对他的离开,似是也并不在意,只专心操练着长弓,仿若无论如何,今个儿都要练出个结果来。

大抵是想明日在圣上面前彰显一番吧…谢见君听着身后越来越远的“嗖嗖嗖”声,如是想到。

晚些用膳前,太监来报今日诸位皇子的秋猎情况,得知三皇子猎得一头狍子和数只禽兽,圣上龙颜大悦,当即就赏赐了不少绫罗绸缎,黄金万两,命人将那头狍子当场炙烤,连谢见君这样的小官都有幸分得一块鲜嫩醇厚的狍子肉。

至于太子那边的战绩,听说只猎了几只野兔,但圣上并未不悦,也让人将野兔处理后架在火炉上翻烤,很给面子地吃了一整条兔腿,还称赞太子勤于政务,有他在,自己尚且能偷的浮生半日闲。

总之这一碗水端得很平,两边谁也没落下。

秋狝第一日结束,他们在这儿还要再待两天,圣上许是许久不曾食过荤腥,刚吃完兔腿,身子便有些不爽利,师文宣等几位朝廷重臣,外加镇国大将军须得陪伴在侧,反倒是他们这些品阶不够御前侍奉的小官们清闲了下来。

谢见君一时睡不着,就研了磨,铺开纸张习字。

冷不丁面前帐子的门帘被从外掀开,季宴礼歪头钻进来,大喇喇地往案桌上一坐,手中的银白折扇抵在滴墨的白纸上,“见君,好师弟,今晚上收留我一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