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现下正刚过丑时, 外面的天还蒙蒙黑,隐约听着村子里零星的蝉鸣狗叫。

谢见君晓得收麦子要赶早,故而没有拖沓, 李夫子喊过一遍后, 他就从炕上爬起来, 只待将宋沅礼和季宴礼都拽起来盥洗时, 还有大半学生赖赖唧唧地不肯起来。

三人从井里打了水, 草草地抹了把脸, 这才觉得稍稍有些清醒。

“见君,收麦子当真要起这么早,真不是夫子在变着法子折腾咱们?”,宋沅礼困得眼都睁不开,天知道昨日他惦记青哥儿, 近夜半刚睡着,统共到这会儿, 也没有睡上几个时辰。

“起早天要凉快些, 不然等会儿日头上来了, 地垄间可就要晒人了。”, 谢见君缓缓解释道,收麦子理应要这个时辰下地,但当时他念及云胡辛苦,总是要靠到卯时再出门。

宋沅礼靠着他不住地打哈欠, 怕是连他说的话都没能往耳朵里进。

等了片刻,院子里才聚齐了人。

李夫子吩咐随性的佃农,将磨得锃亮锋利的镰刀分给他们几人, 顺道说起一会儿收麦子的事儿。

“夫子,我们几时能吃上饭?”, 齐思正颠了颠手中的镰刀,苦着脸问道。

“还没开始割麦子呢,就惦记着吃饭!”,夫子捋了把胡子,冷着脸斥责道。

“这不吃饱没劲儿干活呐...”,齐思正追问,他可不想饭都没捞着一口,就被当骡子使唤。

“少东家,咱这麦子都是赶早收,卯时再回来做早饭...”,见夫子不开口,佃农在一旁冲齐思正拱了拱手道。

见此,几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好老老实实地揣上镰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地头去。

刚拐出小院,就见着好些佃农都已经出门了,有推着平板车的,有挑着扁担的,就连五六岁的娃娃也提着小竹篮,等会儿要跟在爹娘身后拾麦穗。

“这么小的孩子都得去干活呢..”,走在最后的宋沅礼扯了扯谢见君的衣袖,言语间有些怜惜。

“村里就是这样,能跑能跳的孩子,农忙时都得来帮忙,你别看他们年纪小,干起农活来可是利索得很..”,谢见君在村里住的那几年,对这情形早就见怪不怪,他没告诉宋沅礼,比这再稍大些的孩子,就得下地割麦子了,还得担负起来地里送饭的任务。

“哎,好可怜啊..”,宋沅礼紧皱着眉头,一脸的不落忍。他五六时,还依靠在爹娘怀里撒娇呢,甭说是农桑,连麦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谢见君抿抿嘴,没接茬,只是忽而想起那几年,满崽也是提着小竹篮,四处跟着他和云胡拾麦穗,烈日晒得他小脸儿通红,可从没听他叫过苦喊过累,再看同行的这些个“小豆包”,心里顿时就软成一片。

“几位公子,咱们的田地在土岭上,路不好走,还得注意着脚下..”,随行佃农出声提醒道。

话音刚落,就有三两个学生一脚踩进了沟坎里,当即就歪倒在地。

谢见君上前搭了把手,将人拉拽起来,“走路时,可千万别分心,村里的土路比不得府城平整宽阔,野草盖住的地方,难免会有土坑。”

“谢、谢谢..”,几人连连道谢,再不敢分神琢磨旁个事儿。

宋沅礼死死扒着季宴礼不撒手,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脚就卡进土坑里去。

“你是黄口小儿吗?还不敢自己走路?”,季宴礼撇着嘴嫌弃道,话虽这般说,但也没撂下宋沅礼。

好不容易走到地头上,学生们脸上已见疲惫之意,三三两两地坐在开阔的麦地上歇息。

晨光熹微,麦秆上挂着莹白的露珠,细闻之下还有淡淡的麦香。

谢见君长长地抻了个懒腰,听着夫子挨个给他们分配等会儿要收的麦田。

佃农握着镰刀,演示着如何割麦子,只见他拢住一毛麦秆,手中的镰刀高高扬起,刹那间手起刀落,镰刀所过之处,唰唰声此起彼伏,割下来的麦秆往身后一搁,没多时,眼前的麦子便落了一片,割过的麦茬又短又平,瞧着规整有序。

缓过劲来的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他们看佃农割麦子轻轻松松,想着自己上手,肯定难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手熟而已。

“区区几亩麦子罢了,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宋沅礼小声嘀咕道,作势挥舞起镰刀来,只等着夫子一声令下,他就能如脱缰之马,钻进麦田里,好好大干一场。

谢见君同另两位亲身干过农活的学生笑而不语,只觉得这群崽种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李夫子见众人歇息得差不离,叮嘱了几句后,便安排他们下地。

宋沅礼两步迈进了麦田,他左手拢住一小把麦秆,右手握住镰刀把儿,大力向下挥去,锋利的刀刃擦着麦秆往上滑,险些割到了手指。

他吓出一身冷汗,镰刀登时脱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