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4页)

县试是在县衙里,由大堂里搭几个简易的科考棚子,考棚均是为座北朝南的方向,最南边有东西两处辕门,以木栅栏圈之,分隔开来。

谢见君到时,县衙外乌泱泱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多数都是来送行或陪考的人,其中夹杂着叫卖吃食的小贩。

依着官吏的吩咐,脱了衣裳鞋袜,又拆了头顶的发髻,搜子上前来搜查他的全身,以防夹带小炒入场作弊,查看完这些,仔细翻过了他的竹篮,方可让他通行。

入大堂后,要先向主考官拱手作揖,以示尊敬,而后经点名才能进中厅,赵岭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他身为具保的禀生,须得同县官唱保,核对考生的身份。

被唱到名字的谢见君向前一步走,待证明身份无误后,再从书吏手接过考卷进考场,找自己的座位。

考棚下桌子都标注着座位号,谢见君扫了一眼卷子,按着上面的号找到了自己考试的位置。

这会儿还不能答题,考卷由牛皮纸袋密封,只等着衙役吹哨,方可启用考卷。

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做到了县试的考场上,谢见君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他将竹篮里的考具悉数都摆放在案桌上,趁着天还没亮,浅眯了一会儿。

再睁眼时,考棚里已经坐满了人,衙役巡场,给考生们分发热水。热水随时都可以供应,只要想喝招招手便是,但大家都只是抿了抿,润了润嗓子,毕竟,谁也不想在考试中途总往茅厕跑。

约莫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谢见君已然清醒过来,正忙着点水磨墨,只听着西侧传来衙役肃穆庄严的声音,“卷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发素纸两张以起草之用,唯题目及抬头字,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违者作零分处理。”。

这些答题要注意的点,许褚早已提前嘱咐,来时,赵岭也絮絮叨叨说了好几遍,谢见君这会儿都能背下来了。

哨声一响,四周围都是奚奚索索拆考卷的声音。

这第一场为正场,凡答题工整且言语通顺者即可录取,谢见君没有太大的压力。又因着准备多时现下心里放松得很,他轻轻揭开纸袋,将考卷拿出来。

展开一看,是一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另外还要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所出题型同许褚所叮嘱的大同小异。

谢见君将四书题和五经题搁置一旁,先行默写起《圣谕广训》,这是他开蒙时许褚最先交于他的书册,近三年来诵读过数百遍,现下早已熟读于心,略一思忖就下了笔。

大抵是觉得这题最为简单,多数考生拿到考卷后,便也都开始下笔。

考场上一片寂静,只听着衙役来回巡视的脚步声。

谢见君默完《圣谕广训》,将答题纸搁放在一旁晾磨,这才看起另外两道题。

这四书题,取自《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是孔子赞颂尧的句子,夸赞尧的德行深厚,仁爱天下,又有宏才大略,材雄德茂,得黎民百姓之爱戴拥护。

故而他在下笔时,务必要先对尧的丰功伟绩歌功颂德,进而要颂扬本朝君主亦有尧敬天爱民之品行,英明盖世之谋略,末了,还要表明自己愿为辅佐君主治国安民平天下而鞠躬尽瘁。后世这样的官话他一向信手拈来,倒不很费劲,只要记得不犯庙讳御名及圣讳即可。

他在草稿纸上列下自己一会儿答题的思路,转又看向第二道,

这五经题,出自《尚书·大禹谟》“水、火、金、木、土、谷惟修。”,这金、木、水、火、土、谷,古时称之为六府,乃是天地养育黎民生灵之基础,为君之主,应当保天地和谐,保百姓安居乐业。这题倒也不难,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只要歌颂君主品德即可。

谢见君仔细打了遍草稿,理清思路后,正要往卷子上誊抄,身旁一书生冷不丁抽搐起来,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案桌上的书卷尽数被扯到身下,扬起的墨汁溅了满身。